秦秀才和柳庭璋都面带笑意,谦辞着“哪里哪里”,才算脱身,之后回家。
当夜,一家三口欢聚一堂,街坊邻居也都探头探脑恭喜。秦秀才做主定下,第三日家中摆宴,招待柳庭璋同榜和邻里。
能沾沾少年秀才榜首的喜气,谁不愿意?邻里纷纷表示,这等大喜事,届时一定来捧场。
以柳家小院为核心点,人来人往,嬉笑寒暄,闹哄哄地一直持续到深夜亥时,比平日晚了许多。
好容易,夜深人静,鸡眠犬歇,圆月清辉,水银泄地,正是沉浸梦乡的好时候。
正屋里,孟氏却久久不能成眠,一时想想儿子的刻苦勤奋,一时想到十多年来的酸甜苦辣,一时不知怎地回想起柳庭璋的亲爹,在她脑海中已经面目模糊的柳县令。
她只记得那是个手不释卷、极有学问的人,可惜早就不知去向,说不定早已经在哪里做了大官,娇妻美妾,子女成群了吧。
璋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来也不问亲爹的事情,后来家里多了秦秀才,这一两年,父子间感情越发好了,孟氏默默想着,就这样一家三口过日子,很圆满,她知足。
秦秀才半夜梦醒,起身如厕,看到娘子还醒着,悄声问道:“孩子他娘,睡不着?想什么心事啊?”
孟氏总不能与现在的夫君述说璋儿的亲爹,待秦秀才躺回她身边,孟氏转头看着枕边人,说起心底另一个想法:“相公,我为璋儿高兴,三年苦读终于有了个好结果。我是不是曾经和你说起过,生产璋儿前做过的胎梦?
那一晚我就梦到天上一颗极亮的星星,像是飞一样撞过来,闪到怀里不见了,第二日生下了璋儿。说不定,这孩子真是文曲星投胎的。”
秦秀才侧身,温柔拍拍娘子的肩头,一时间也感慨万千。自己七岁启蒙,一路学到三十岁,才考中秀才,此后多年考不中举人,以为科举考试难上加难。
而柳庭璋学了三年功夫,就高中榜首,而且就他对少年平日的了解,柳庭璋不是死记硬背,对四书五经的理解,某些地方远胜于他,那么来日参加乡试,说不定真能考中。这个孩子未来可期,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看娘子没有睡意,秦秀才索性与她并卧闲谈:“璋儿天生聪颖,人又用功,考中也是迟早之事。说到文曲星,娘子可知这星宿来历?”
孟氏只是听人说起过这名字,自然不知文曲星到底何妨神圣,摇摇头,低声询问。
秦秀才一时间来了谈兴,边捻着胡须边讲古:“天上有北斗七星,勺四柄三,就是四颗星星组成勺子形状,三颗形成了长柄。从勺子端一一数来,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