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当然,这些话语,除了柳庭璋,再无第二人看到,柳庭璋三年朝夕相对夫子与自己的字迹,只觉熟悉,倒是想不到这么许多。

柳庭璋看到下方已经有蒙童举手示意他,完成了默字作业,他闭目调整心绪,深深呼吸一口气,努力一笔一划写下:

【夫子慧眼,学生今后练字再不马虎。夫子赠书,贵逾千金,学生手不释卷、读而忘己,然其中多有不明,还想请夫子释惑。学生现在正给蒙童们授课,可否待稍后再领夫子教诲?】

柳庭璋先行搁笔,看到夫子简短回复说:“可。”便绕下高台,勉强镇定心神,继续教授孩子们。

不过他脑海中不自觉地想着,夫子此时正在做什么?仿佛是想与自己深谈一番的样子。但是自己因为责任在身,匆匆结束话语,夫子可会失望?

——

顾采薇看到柳庭璋的信息,才想起,他好歹也是个夫子,白日里需要教授十几个小萝卜头,不像自己,完全的闲人一个。

放下名贵的紫毫小号毛笔,顾采薇轻揉手腕,车马行路不便练字,她除了在驿站房内短暂地写写之外,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好好挥毫泼墨了。

三天不练手生,自己这笔字,左看右看都仿佛呆板了些。顾采薇自失一笑,可不能那边厢教训了徒弟写草字,而这边厢自己却掉了链子。

“从明日起,我还是晨起先到书房写五页大字,再用早饭。”

顾采薇头也不回地,吩咐识墨和识砚。两个丫鬟同声应是,记下郡主安排。

既然柳庭璋有事要忙,顾采薇便也走出教室,回到正房,指挥下人分装自己要送出去的礼物等,对柳祭酒的那份格外上心,亲自一一看过,准备亲自登府相赠。

过不多时,诚王和王妃召集儿女们去正院。相见之后,互叙离情,京中大事无非大皇子成亲,诚王妃一行在驿站歪打正着,已听礼部程郎中一一讲述,比自家人说的更为精彩热闹。

孟州这边,则定下二子顾信亲事,顾信口才一向好,当仁不让说起未来岳家各种好话。

诚王时不时嫌儿子满嘴跑马车,不尽不实,太过夸大,便点名顾采薇求证。

顾采薇言语温柔,又不像二哥那样带着星星眼,描述还是较为写实,听得诚王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