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柳庭璋写了数不清的多篇习作,将乡试要求的、夫子所言的“官样文章”练习的滚瓜烂熟,有几篇流露出去,息县县令、本县举人交口称赞。
名师高徒,教学相长,柳庭璋面上不动声色,静静坐在那里等着开考,然而少年热血心气,心底早就翻腾无数念头,他想着,自己这次焉有不考中之理?
柳庭璋回忆起自己三日前,从息县出发来到云州州府准备应考。他婉拒了父母要陪同的意见,自己毕竟游历来过不止一次。
多次出门将柳庭璋锻炼出来了,他再不畏惧路途和生熟地方,与三年前初见卫小姑娘的那次孟州之行,判若两人。
他熟门熟路,投宿在考场附近客栈里,日常就是温书,终于等到了今日赴考。
第48章
就在今晨离开客栈前,卫夫子还给柳庭璋写来鼓励言语:
【吾徒学识已足,必能考中,放宽心好好答卷即可。夫子等你明晚,出了考场之后的音信。】
柳庭璋将卫夫子这字字句句都记在心间,努力安抚鼓噪跳动的心脏,终于睁开双眼,神色平静下来,静静等待。
随着兵丁查验完最后一位考生,放他进门,然后合力将沉重的两扇大门闭合,他们这群考生就与外界暂时隔绝了。
接着,考场里一串锣响,兵丁开始巡逻,嘴里喊着肃静,赶各考生回去相应格子间。
之后,每排头尾站好兵丁,一一报说,本排考生已备考完毕。
正堂里走出本州府台和学官,每人说了几句勉励之语,强调了考场纪律,府台提高声量喊道,务丰二十三年,云州乡试开考。自有每排兵丁将这话从头到尾跟喊一遍。
所有考生都正襟危坐,提起精神,待几路学官分别领着巡考吏员,逐排发放试卷。
柳庭璋也不例外,低声快速谢过发卷老吏,双手恭敬接过薄薄的这张题目。
各州的乡试题目虽是自拟,但是每次秋帷开考事前,都要拟出三四个来,报到京城礼部去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