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位老臣说想给幼薇郡主上课,然而身份限制,多有不便,因此要辞官求个自由,皇上哑然失笑,只以为是柳祭酒的托辞。
为了施恩,皇上大笔一挥,特赦幼薇郡主能够正大光明出入国子监。作为唯一的一个女学生,与高官显贵家的年轻子弟们一同学习。
顾采薇顾虑自己还在父王孝期,一个月也就去国子监学院一趟,点个卯,从学库中借阅些资料,算是领皇伯伯这份殊恩。
毕竟那里的许多教课夫子,细究起来,学问未必比顾采薇精纯。
或多或少,他们交谈甚至微微辩论过,顾采薇才有此感受。柳祭酒作为国子监一把手,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多亏如此,顾采薇托福在国子监看到分门别类、收集齐全的表文公函,在指导柳庭璋练习官样文章、准备乡试时有了模板,才更加得心应手。
柳祭酒一直很欣赏这个女学生,自动恢复了每十天半个月,就登临诚王府,为顾采薇授课的旧习。
其间耐不住外孙纠缠,柳祭酒还带着乔装打扮的二皇子来过几次,让顾采薇对于他们祖孙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50章
四哥顾采蓟,与顾采薇是双生兄妹,如今同样是十三岁半。
不过,顾采蓟是个武痴,如同顾采薇每日都要练大字、读书一样,顾采蓟也是雷打不动地在自己院落打拳踢腿、打熬筋骨。
龙凤胎是相似的五官样貌,两人五六岁小时候,诚王妃还曾给他俩穿上一样的衣服、做成同样的打扮,在府中让大家猜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妹妹,众人都一时分辨不出。
到如今,则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顾采蓟愣是将眉清目秀、妖冶艳丽的一张脸,折腾出好几处细小伤痕,经久不愈,肤色又晒得黝黑,他自认这才是男子汉意味,被诚王太妃埋怨说破相了也丝毫不以为意。
顾采薇身边还是四个大丫鬟,只不过名是人非。
原先那拨年纪到了,在大嫂安排下陆续嫁了人,给她选了新的一批顶尖的丫鬟来。顾采薇懒得换名字,还是用识书、识理、识墨、识砚称呼着。
新上来的几人,大约都是十五六岁,不比十三岁的小郡主大多少,自以为将来都是要随着郡主出嫁、当陪嫁丫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