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毕竟大皇子党们,引以为恨的就是他的生母低微这点,总觉得要不是如此,大皇子早就是储君了。”

顾采薇清晰说出大皇子的目的,兄弟二人听着,都若有所思。

不过让他们更吃惊于妹妹对皇权的精准看透,还是顾采薇接下来的话语。

身下一热又一疼,不着痕迹地依靠被子遮掩着揉按了几下肚子,顾采薇觉得自己可能又需要去更衣,只好加快语速,把话说得更透亮些:“其实这些跳梁小丑们不知道,或者掩耳盗铃。是皇伯伯根本不想立太子,而不在于他的三个儿子到底有什么优劣。”

“说起来,还是二皇子珩哥哥更适合当下一任帝王,三哥四哥选人跟随的眼光,到底比二哥强些。但是珩哥哥缺一些唐朝那位太宗的决断,以及那般誓死捍卫他的属下,到底承平年代,他又比大皇子小了六岁,比三皇子少了嫡出身份。自己顾虑又多,自然暂时没成气候。”

不等顾值和顾采蓟为二皇子分辩,顾采薇说了最后一句:“三哥,四哥,你们一定顾好自身,千万要提防大皇子发急,弄出什么昏招来。”

然后,顾采薇直指自己的肚子,对两个哥哥做出送客的手势。

顾值和顾采蓟会意,起身告辞,两兄弟又聚到一起,再行商议今后如何绕开大皇子不提。

顾采薇一见哥哥们出门,终于卸力倒下。

丫鬟们本来远远守在房角,任由他们兄妹密谈,结果还来不及向喜欢郡王、平郡王行礼送别,就看到郡主一副晕过去的样子,连忙围拢过来,就听到顾采薇带着哭腔的细弱声音响起:“扶我更衣,上床,再给我揉揉肚子。月事真是太难受了。”

众人照顾着郡主,仿佛捧着易碎的瓷娃娃。

——

息县近日十分热闹,传奇人物信先生,一向只在各个州府间辗转说书的信先生,来到他们县城最大最著名的茶楼,要一连说书六场!

柳庭璋早听旁人说过,就想与继父秦秀才一道,带着娘亲孟氏去听上一两场,凑个热闹,全家高兴高兴。

不过到了现场,火爆程度还是超出他的想象,基本没有下脚的地方了。

离茶楼小二们告知的开始说书时间还有一刻来钟,各桌已经都多加长凳,人们围坐得胳膊碰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