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线索,不过是从前未曾注意的各个细节而已。
自从心存疑惑,柳庭璋时时处处留意,发现了不少蛛丝马迹。
一来,他翻找出自己与夫子聊事的记录,找到夫子说过的其父忌日,恰巧与仙去的上任诚王,逝世之日在同一天。
而且,夫子与他同是三月十五生人,听闻幼薇郡主与她的双胎哥哥,也是这一日,真有如此之巧么?
二来,夫子言词间极为推崇桂花,说是身轻体柔香气足,为此柳庭璋还收集过大量米桂,缝制成香囊。
当然后来他见识变多,知道自己送出手的物件根本不配被称为香囊,羞愧无比,还在纸上向夫子致歉过,得到夫子一顿关于君子配件的教导。
而诚王府的花园中,有片成名数年的桂林,据说,正是为了幼薇郡主而建。
三来,夫子曾经说过,家中有位十几岁的年轻人,离家漂泊在外,让他十分记挂。
对于诚王一系而言,信不就是这样的家人么?
四来,卫夫子曾言说,他自己是进士出身,任过高官。
不过近来,卫夫子推说自己老迈不堪,对会试内容记忆不深、忘记大半。要与柳庭璋一同,从头学起法家学说。
这一点,与夫子带领自己考过院试、乡试时,那种成竹在胸、提早谋划安排的风格,大相径庭。
柳庭璋手边,恰好放着好几页夫子定期写给他的学习安排。
最新的一份,正是乡试前不久,夫子叮嘱他最后复习需要重点看的几篇经义章节。
自那之后,他考中举人,师徒说定要冲击会试,夫子再没有给他列过学习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夫子让他自去搜寻采购法家书籍的指令。
林林总总的线索累积起来,柳庭璋不得不猜想,卫夫子,很可能就是幼薇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