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仿佛情势逆转,高高在上的夫子,一直神秘莫测的高人,此时询问徒弟柳庭璋知道了多少。急迫之意,从他笔迹的草草连笔、少见的接连两问中能显现出来。

在柳庭璋想象中,纸张对面执笔之人,一直是位仙风道骨、长须长袍的老人家,比自己继父秦秀才都年长不少,可能是衰弱干瘦的样子。

如今一旦猜测那是个小姑娘,他极力回想三年前惊鸿一瞥的女童样貌,代入脑海,再看这笔问话,感觉自然大不相同。

听着不远处的正堂里,信先生与继父秦秀才、娘亲孟氏聊女子胎梦闲篇的声音,将房内的炭火拨一拨让它烧得更旺些,柳庭璋方在桌前落坐,气定神闲,唇角勾笑,落笔试探问道:“夫子有千里眼不成?如何能知道学生见谁的琐事。学生记得,并未向夫子回禀过见信先生与否,夫子是从何而知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64章

务丰二十四年正月,诚王一系还有半年就守满三年孝期了。

正月初三,即将十四岁的顾采薇,身上第二次来了天葵,又不得不卧床休养,一头一头地出冷汗。

她年岁不大,周期不稳,上次初潮还是十月底在桂林中站立一阵之后上身的,当时就难受了五六日。

御医诊脉,一时之间说不准是郡主体质虚寒,以后将次次如此,还是只有第一次受了寒凉而发作,之后就好了。

如今证实,顾采薇这辈子托胎的身子,就是让她气恼得这般不争气,第二次也是一样难熬。

大正月里,按照礼俗是除非大病急病,否则不招医者上门的,为医患双方各讨吉利。

不过看着母妃和妻子都心疼顾采薇受罪的两张愁容,诚王顾传难得自告奋勇一回,亲自出马,请回御医为幼妹诊脉。

御医将上次开的方子加减了几味药材,嘱咐郡主,以后次次来潮前熬煮喝下,好歹能缓解疼痛。

至于顾采薇如此难受的原因,御医实在说不清楚,本来妇科就不被重视,大家研究得少,知道的自然更少。

诚王太妃语带哽咽说自己当姑娘时候从没遭过这份罪,怎么唯一的女儿却连床都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