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顾珩一直记着自己的好兄弟顾值,他让顾采薇放心。如今自己为君,定会为顾值讨回公道。
待皇上回宫后,一道旨意发到诚王府,是恢复信的姓氏和郡王头衔,更是允他自由来往京城。
诚王太妃喜极而泣,诚王府更加欢腾。
顾采薇笑眯了眼,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就是不知道二哥和柳庭璋,何日能回京来。她想他们了。
顾珩在和满朝文武商议过后,除了新君登基常规的大赦天下、减免赋税等,做出了今年秋季举办恩科会试的决定。
虽说与各地州府三年一度的乡试撞期。然而去年的会试实在丢尽了朝廷脸面,现在一方面是京城威望急需补救,另一方面也是涉事官员被革职一片,朝廷十分缺乏能干优秀的人才,恩科会试正当其时。
至于为何是秋季,笑话,从筹到办,通令各方,士子来京,哪样不需要时间?九月,已经是程尚书挣着脖颈子为礼部争取到的最长时限了。
不提礼部一众官吏如何忙得团团转,只说士子们欢欣鼓舞,到处颂念明君临世。
说书人、戏园子推陈出新,向着民间夸赞新皇英明,除了京城,云州百姓更欢迎这样的故事。毕竟新皇曾经是云王,他们觉得与有荣焉。
守在息县的孟氏与秦秀才听说了恩科的消息,一则以喜,儿子柳庭璋是举人,正有资格报名赴考,一则以忧,孩子会不会再次因为资格核验被卡住?
比这些更要紧的,是柳庭璋如今身在何处?
二老知道柳庭璋是为云王效力,然后正月末,柳庭璋匆匆回来一趟,告知双亲自己要去办件秘事,不能告知去向,但是自己十分安全,令二老放心就是。
等到新皇登基,柳庭璋也无音无讯。他能赶上这趟会试么?
孟氏还叨念着,十九岁生辰都没有为儿子庆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实在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