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柳庭璋虽然远在封州,倒是很早就从郡主夫子那里知道了会试之事,也知道顾珩识破了他们师徒商量过的隐瞒。对于上京的渴盼与日俱增,只待与信二哥同行。

封王性格中藏有缺陷,自以为在这一方水土上是个土皇帝,行事越来越不加遮掩,顾信蛰伏两年,早就收集了不少证据。

待他三月恢复身份重为信郡王后更加便利,与战战兢兢的封州府台秘密取得联系、表明身份,嘱咐当地官吏与封王虚与委蛇,盯住他、稳住他。

封王本来在知晓京城改立太子时想要搅搅浑水,表现出了一些动静。然而他能量毕竟不够,仿佛只在封州翻起了一点水花。

后来新旧君主交替迅雷不及掩耳,让他猝不及防,更是蔫了下去。

顾信等人绷着心弦观察了他两三个月,才确定这位封王没有举兵造反、带兵围城的贼胆和贼本事,他们将此判断告知顾采薇,转述给新帝顾珩。

这时已是酷暑七月,诚王太妃想带女儿去庄子里避暑,顾采薇却一心留守府中自家教室,邢二姑娘倒是自告奋勇陪老人家去了。

诚王太妃抓着准儿媳叨念了一个夏季的心事,包括长媳再无孕事啦、二子不肯续娶啦,尤其是顾采薇的亲事,老人家一提就发愁。

听得邢二姑娘耳朵磨出了茧子,暗下决心为准婆母分忧,待回京后积极帮顾采薇牵线搭桥找女婿。这是诚王府内细务不提。

顾珩听顾采薇报信,放下一半的心,封王成了为恶一方的肘腋之患。

而不是他们所担忧的反贼,这样子便可以暂且腾出手来,稍后收拾封王不迟。

新皇下密旨,柳卿,该归京了。

其实自柳庭璋到信二哥身边至今,两人一直没闲着,他们合力将封王为恶的各个线索汇集整理,在官府暗暗支持下收集人证、物证,待到万事俱备,正好接到顾珩的召唤。

两位青年好友,再次结伴离开封州,向着京城而去,一个要回家,一个要赴考。

第96章

顾信直接从封州回了京城,柳庭璋与他半途而别,转道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