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眉眼纯真的小姑娘便是映着万山红出现在他们二人眼中。小姑娘捞起的裤腿有蛇咬印,嘴唇乌紫眼看就不行了,于是尚且十五岁的叶秋毫不犹豫救她。
秦冉哪能让叶秋冒冒失失拿嘴吮蛇毒。他用内力逼出蛇毒,姑娘幽幽转醒,请求他们将她送到山下。
凤栖梧的林子不大,树林遮蔽的道路却曲折,运气不好的转个把时辰出不去的也有。姑娘眼泪汪汪说话时,秦冉倚靠在一棵凤栖梧抱臂不语,似笑非笑。
他那时经历了十三涧一役,惨痛的教训让他对谁都抱有一分戒心,纵然是看起来纯良无害的小姑娘也不例外,毕竟狠起来挫骨扬灰的事情都做了,扔下一个小姑娘自生自灭不在话下。
叶秋对他油盐不进的样子不悦地皱起眉头。秦冉那个时候浑身都不对劲,说的好听点是防备心重,不好听的是看谁都疑神疑鬼,剑不离身,尤其不能站在他背后,毫无安全的样子。
叶秋不知他经历了什么,秦冉也不为外人道,自然无法感同身受,只是猜测因为秦月白的逝世性情大变。不仅是他,那个时候连燕琛同样也这样认为。
而这样阴郁神经的秦冉把京中权贵挨个挨个得罪了遍,碍着秦家世代的忠义,那些朝廷重臣干脆将他赶到北疆去历练历练,北疆苦寒牛毛不拔,说是历练其实和流放差不多了。
回天道宗是他远赴边疆的最后一程,只是未有酒送别。秦冉也没有想到他和叶秋会在送别的中途决裂。
酒可喜迎相逢,也可赠别故人。只是这山水迢迢,此去他乡,千里之外,再没有一个人能为他翘首以盼牵肠挂肚了。
叶秋看着杀气绕身的秦冉,默默弯下腰抄起小姑娘的膝弯。叶秋在前面走,秦冉同样一言不发尾在身后。
于他而言十五岁的叶秋只是个毛头小子不经世事,或许是他煞气太重,能敏锐地感受到小姑娘身上不同寻常的气息。随着叶秋送她下山,绕过陇头梅树时不妙的感觉挥之不去。
他的一剑便是小姑娘张嘴要咬上叶秋侧颈之时刺来。叶秋报之一剑。他们二人在岭头梅林头一次大打出手。
论剑法,小他几岁的叶秋怎么比得过呢。秦冉不愿下杀手,留有余地的心态简直是侮辱人。他们原本还在岭头梅打,渐渐退到一片开阔地,秦冉觉得还能补救下:“她不是人。”
叶秋当时是怎么说的?他淡淡道:“虽是妖邪,她并未害人。”
于是秦冉气笑了:“妖邪就是妖邪,披着一张人皮还是改不了害人的本性。你今日护着她,是助纣为虐,帮助她害死更多无辜之人。她若未害你,只是害不了你,时候未到。你真以为你看到的便是真实吗?”
叶秋反问:“你可曾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