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与傅老太爷一起征战的日子是他念念不忘的。那时傅老太爷正值壮年,而西边也正是势头最盛的时期。自己只不过是个打铁的帮手,不到二十的年纪,有些异想天开的发明也被自己的师父否决。而那傅老太爷却常来关心后方,偶然见着他那设计赞不绝口。
后来眼见着自家军队节节退败,而傅老太爷却在关键之战选择相信了他。
他做的三刃箭箭头极小却能穿透铠甲,因那流畅的外形,在空中的速度也比一般的箭快上许多。傅老太爷便是靠着三刃箭大战告捷。
从那时起,他便决定这辈子的铁都要为了保家卫国而铸。
第7章
叶问今早已汗如雨下却也片刻不停手,那卷起的衣袖下,小臂是青一块紫一块。
听见老张来只微微抬头,虚弱地打了个招呼又“哐哐”的继续打铁,持续的声响让她这几日睡觉时常觉得耳鸣。
老张本以为她会求他帮忙,却只看到她坚毅的神情。倒是没看错,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个有骨气的。
他远远地看着摊开在一旁的图纸,上头整整齐齐画着六七把形态各异的器械,精细但也不算难。由着自己的徒弟们去研究,半个月内做个大概应该不成问题,到时自己再帮着改上一改,定是妥妥帖帖。
于是他每日做完手头上的活计,便在各屋子闲逛,看看弟子们进展如何。如此一来打发了不少空闲时间,这小小几间屋子因着这小徒孙反倒多了些搞学问的氛围。这不仅是为了小徒孙的器械,更是为了考察自己徒弟们的学习成果。
只是天不遂人愿。
过去两三天,不成样子!
过去半个月,粗制滥造!
张正平只觉得丢脸。这些徒弟习惯了打一样的东西,稍有些奇思妙想就手足无措、转不动那生锈的脑筋,定不能轻易让他们出师了。
若说他教过最有天赋的,除了华庄的赵建华,就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干儿子傅奕。这几个徒弟加起来都没半个傅奕机灵的。傅奕虽然学的时间不长,但心思是极巧的,学两个月就能做出旁人两年都做不出的精细物件。多数人都有自己的长项,会打长剑的打不好短刀,会打斧子的打不来□□。而傅奕却样样精通。
十多岁时,就是傅小少爷主动要求傅老太爷带他来学打铁的,他小小年纪就说着“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以后定要做和爷爷一般英勇的大将军。这话让傅老太爷乐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