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账一算起来就没完没了。
一个人按照十两来算,单就种地需要的人,一年就要付出去三百两银子的工钱了。
沈志清的脑子飞快转动,一伸手拿了算盘过来啪啪开始打起了算盘,一顿操作下来,再看看上面显示的数字,心都痛了。
生意具体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这每年就要花那么多钱出去了,虽然不是他的钱,但他也心痛的很。
沈惊春感叹了一声:“这还是没买牛的情况呢,咱虽然雇了长工,但也不能把人家当牲口用,牛还是要买的,我之前托人到牛市问了,一头大约是二十到三十两不等……咱家这个地,没有十头牛也搞不下来。”
创业可真难!
第130章
沈惊春在茶山一待就是半个多月, 每天都恨不得能将自己劈成好几半。
银子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气温越暖,他们这个活就越赶, 开始春耕之后, 短工的工钱也是直线上升。
建房子要钱,买树苗要钱,请人挖河道要钱, 挖完之后投放鱼苗还是要钱。
有之前在平山村开荒的经验, 去年来到京城之后, 张大柱等人就挖了坑开始沤肥,但原本沤的肥也只够开始那些地,后面这三百亩田, 沈家并未准备农肥, 这边又不靠山没有腐土可挖,只得花高价去买人家的肥。
八百亩地一分为二, 后面三百亩良田加上紧挨着这边的一百亩田地, 被划分出来用作种植粮食和辣椒, 另外四百亩用来建茶园和果园之类, 这两边的账目是分开算的, 茶园那边四百亩用的是姜家投资的一万两银子,而种粮食的四百亩用的却是沈惊春自己的钱。
沈惊春手里为数不多的钱一下就见了底, 茶山那边的账目上虽然还有钱, 可并不能随意挪用。
好在这几百亩地已经规划的差不多了。
到了三月十号, 即使手头上的事情还没完全收尾, 沈惊春也还是叫芒种套了车回城, 因为三月十二就要开始会试了。
以陈淮的才学,这次会试的名次虽不好说, 但考中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相比起陈淮自己,倒是家里其他人显得更紧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