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时候,安彤彤意气风发地哼着《穆桂英挂帅》的曲调。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
“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于他人!”
“番邦小丑何足论……”
沈家书房。
一位身着书生长袍,留着半长胡须的中年男子正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们讲经,就是四书五经,讲完一段之后,他抬头看着面前坐得规规整整的三个孩子,一张不怒自威的脸,渐渐变得和颜悦色,说道:“好,接下来你们把我今天所讲的内容都背下来,你们已经有了一些古文基础,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看看《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
孩子们马上规规矩矩地起身鞠躬,一齐道:“是,父亲。”
耐心地在一旁听完,等到弟弟妹妹们走了之后,杜安和亲切地对安彤彤道:“过来吧,给你讲完,我就去上班。”
安彤彤点点头,找到自己常坐的位置,规规矩矩做好。
由于母亲病了,作为家中长女,侍母疾,分父忧,安彤彤是责无旁贷的,所以她向学校请了假,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母亲,同时自修功课,当然她不能自己闷头学,父亲的提点也是免不了的。
功课表父亲已经替她安排好了,今天是读经的日子,安彤彤坐下之后,父亲就开始讲经,他很耐心,安彤彤听着感觉很轻松自在,偶有疑问便毫不犹豫地提出来,父女俩的关系十分平等宽松。
“子曰: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杜安和讲到这里的时候,安彤彤顿了顿,发出了疑问:“父亲,孔子这样看待女子,难道他自己没有母亲吗?”
杜安和耐心地说:“不是的,孔夫子的母亲是个贤良的人,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很多时候对女子进行教育比较困难而已。”
“从古至今,有所做为的名人,无一例外都离不开母亲和妻子的教育和帮助,所以即使是古代的女子也是要读书的。我们国家对于女子的教育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只不过现在与古代有所不同而已,古代就有好多优秀的贤妻良母,她们不但相夫教子,而且有的还流芳百世。”
安彤彤点点头,有些悟了,她不仅喜欢读史读经,对戏曲也颇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