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古人也曾经谴责过重男轻女和女性歧视这个社会现象,比如《柳荫记》写的“那些昏君自把纲朝败,亡国反怪女裙钗”,类似的戏曲还有很多。

杜安和见她想得差不多了,最后道:“你不妨读读《列女传》。”

安彤彤于是阅读《列女传》,里面的事迹让她心潮澎湃,特别是智勇双全的花木兰,她没想到那个时候就有女子渴求个性解放。

通过多年在家的自修,安彤彤打下了扎实的国文基础,此外,母亲还要求她在每个星期都抽出时间学一些刺绣和女红,对这些方面,她就比较欠缺了,只学到了一些基础。

一天父亲下班后,忽然告知她,从小就给她订了亲。

安彤彤闭上了眼睛,心情复杂,这件事她在上学的时候就已听说了,那位富家公子比她大好几岁,大学都没有毕业,还有赌钱嫖,娼等的恶习,怎么可能是个良人!

父母虽对她宠爱有加,却还是没能摆脱旧的习俗。

睁开眼睛后,安彤彤强烈反对:“父亲,母亲,你们明知道他是个火坑,难道你们要眼睁睁地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父母极少见到她如此激动的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但还是说道:“媒人都已经上门了,而且他的父母与我们有结谊,婚约早已经定下,不好解除……丽君,你先嫁过去再说,到时若是过得不好,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亲命难为,安彤彤只好就此作罢。

待嫁期间,她越想越不甘心,尤其是亲眼见到那位富家公子随意打骂家里丫鬟,安彤彤觉得非常恶心,要是跟他在一起,这辈子就完了!

出嫁那天,安彤彤跪在父亲面前苦苦哀求,求他想想办法。

“您不是也很崇拜秋瑾这位革命先烈吗?她也是因为对包办婚姻不满意,独自赴日留学,还参加了革命团体……父亲,您教我读书,教我自尊,自重,自强,自立,可您现在的做法,无疑是将我变成待割之鱼肉!”

杜安和心中动容,面露不忍,说道:“你母亲旧疾未愈,你就留下来照顾她吧。”

安彤彤知道父亲这是同意了,连忙磕头拜谢。

父亲一力压下了这桩婚事,但是夫权的对安彤彤的束缚并没有消失,此时正赶上北伐大革命的高潮,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特别是宋领导下的广州妇女运动。

安彤彤急于求得自身解放,实现自己的理想——参加革命运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八岁的她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到荔城的烟草公司去支援女工们的罢工斗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