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衿并不知国主今日为何寻她,但她猜想是她新科状元的身份,在国主心中留下了一丝印象。
既是来为国主讲经,秦子衿必是要准备妥当,来之前她甚至询问了一些同僚,仔细了解了国主的喜好,以免因她不知而说错什么话。
“秦爱卿,近日在翰林院办差如何,可有不适应之处?”
讲经结束后,国主状似随意,问秦子衿道。
这些时日,秦子衿在翰林院的日子很是平静,与同僚的相处也没有什么困难,唯一的摩擦便是,今日被她抢了这差事的翰林,心上有些愤愤罢,秦子衿临走前倒是被她给瞪了一眼。
只是这点小事,秦子衿是不可能告知国主的。
于是,秦子衿便恭敬回道:“臣一切皆好,谢国主关怀。”
在国主面前多说多错,耍些小聪明更是没有必要,秦子衿便索性国主问一句,她答一句。
国主与她寒暄了几句,便切入了正题道:“修撰史书须得尽心,但孤听闻,你与叙白皆在乡下长大,可曾听过沈爱卿一言半语?”
想来国主对沈将军还是有些疑心,虽是对她没什么惩罚,但是心中却已不大信任她了。
“臣在家中时,便听闻沈将军威严,庇佑我女尊国江山,乡民们皆很是敬仰她。”
这话看似秦子衿只是说出了,自己在家中的所见所闻,却是告知国主沈将军的威名,哪怕在她那遥远的家乡都已经传播开来了。
一位臣子在民间的名声要甚于这个国家的国主,这在君王心中是大忌,说明在许多国主看不到的地方,沈将军怕是已将自己的爪牙扑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