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由此,莫不是淮安知府也是知晓内情的?

李臻在顷刻间分析清楚了利害关系,芸京墨的声音还有些颤抖:“是,他带了好多人,看上去来者不善,不知道会不会来这里!”

回春堂的大夫都知道祁铭之今天外出会诊,祁铭之像往常一样出门,特地没有隐瞒。

此时已至中午,酒楼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只有此一方包间在最里侧,没什么人。

祁铭之一手揽着芸京墨,在耳边不远的嘈杂中当机立断。

“进来。”

他转身将人拉进了包间,带上了门。

“现在怎么办?你先前那个药师多半是透露了什么,此时殿下和我都不宜出面。”

一直没说话的常瑾泽终于张了口。

他们三人幼时武功启蒙于一师,是真正的师兄弟三人。

且虽然常尚书在朝中持中立态度从不站队,但谁都知道常瑾泽是个立场分明的,若是怡王见他和太子在此秘密与祁铭之约见,就算是没事也要怀疑三分,何况现在他本就疑心了祁铭之。

“不怎么办,当年便无人知道戚家有个戚时玖,更何况我离京时怡王还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半大孩子。”

祁铭之进门时做了个手势,暗卫们立刻会意,全部藏好。

祁铭之脸上的笑容很淡,落在常瑾泽的眼里竟像是带了几分轻讽:“殿下乃正统储君,你还怕一个十几岁连跟脚都不稳的怡王吗?”

常瑾泽:“……”

话虽如此,可他们谁都心知肚明,太子殿下多年来宅心仁厚,在朝上下多年积攒的美誉皆因着一个“仁”字。

不能与怡王针锋相对,也正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