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她也想具体详尽一些,尽可能多的给李延平传授一些保命手段,但没办法,再具体详细她也不知道了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当初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江婉根本无法体会慈母为儿子的出游提心吊胆的那种心境,现在总算是能理解了。

两天的时间,江婉为这十六人的小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尽力赶工做出了肉松、肉干、脱水蔬菜、方便面;还有夹杂了多种坚果和豆类、面粉,磨成细粉用小火炒制出香味,再拿做肉松时煮肉的汤调和好,捏成团子最后烧烤得金黄的粉团。

无论是营养还是口感都要甩军营里的军粮好几条街。

第254章 姜还是老的辣

每人配备了三、四十来斤的口粮,体积被压缩到极致,再用浸了桐油的布料制成的雨衣细细包裹好,江婉看着他们将包裹放在马背上。

每人的腰间还悬挂了一个装满酒精的小木筒。

使用方式江婉都给他们做了详尽的说明,甚至还给每人配备了针线包。

看着干净利落翻身上马的这些人,飒爽的英姿既令人动容,又让人伤感。两天的时间虽然稍纵即逝,但就连李延平手下的兄弟与村里的年轻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送行的人拥堵在村口,依依不舍。

“娘,我走了!”

李延平将头放到江婉的手底下蹭了又蹭,虽然声音低沉,但还是义无反顾的转身、上马。

江晚记得上次她也是在此地送别的李延平和常猎户。

但心境显然不及此时难舍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