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县,贾珠赤脚站在田边。
身边跟着当地里正和几个种庄稼的好把式。
明明已是九月,日头却不输六月的京城。
当年芝兰玉树的勋贵子弟,风度翩翩,面如傅粉,举手投足之间又自带读书人的风采。
可如今的贾珠,皮肤黝黑,身体壮实,若不是那身更为体面的衣裳,和站在他身边的农家子也没什么差别了。
去年初春收到家里秘信,得知甘薯一事,贾珠初时自是欣喜若狂。
但等他冷静下来,属于读书人的清高和气节,又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羞耻。
为了家族和元春,也为了他自己,他必是要侵吞属于别人的功劳,这可是比剽窃文章更加无耻之事。
思考了一夜,他吩咐贾母派来的人手,到了吕宋,务必先找到在那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或是其子陈经纶,表明身份,请此二人协助盗取甘薯。
待成功盗取甘薯,临走时再将自己的帖子给他们留一份,邀请他们回国后前来一叙。
贾母派来的,都是贾代善亲兵的后人,身手矫健却又忠心耿耿。
临来时贾母吩咐他们一切听从贾珠安排,他们自是记在心里。
如今得到贾珠的吩咐,他们便也不管主家少爷为何如此吩咐,不打半点折扣的照着去做。
既是要出海,贾家也不是缺银子的人家,便高价找了最好的船队搭乘。
这船队也是往来吕宋的豪商所有,听说他们是为荣国府办差,特意将他们安置在最好的船上,一路上有惊无险的到了吕宋。
又怕他们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两眼一抹黑,便又特意帮他们联络上了陈振龙才自行离去。
陈振龙得到消息,自是奇怪高高在上的国公府少爷为何知晓自己这一号人物。
但他还是匆匆赶来将荣国府派来之人接手。
待他听说了众人来意,便释然了,想是某次和其他海商喝酒,感叹这甘薯之事被人听了去,又辗转被这国公府少爷知晓了,便派人来找自己了。
正好自己也在打这甘薯的主意呢,若是能借机搭上荣国府的少爷,那可是受用无穷。
于是,陈振龙便配合着荣国府之人,将甘薯盗取,渡海回国。
他自是不愿放弃结交贾珠的机会,便直接跟着这些人去了番禺。
贾珠心里正是对他歉疚的时候,立时便接见了他,表示若是事成,在折子里自会给他请功。
陈振龙思付,他不过帮着打点了吕宋关卡之人,其他的事均是荣国府之人操办,便是给他请功,也无甚大用,或许就是赏赐一些财物。
还不若借此和贾珠打好关系来的实惠。
他已经打听清楚,这荣国府少爷可是自己考中的进士,舅舅是九省统制,岳父是国子监祭酒,姑父是巡盐御史,妹妹在宫里掌宫务,将来本就前途无量。
如今这甘薯一献,自是没人敢抢他的功劳,这眼看着就会青云直上。
若是能借此交好贾珠,那才是长长久久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