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拒绝了贾珠的提议,直说怎能厚颜分润贾珠的功劳。
这话却更是直接如同利刃插入贾珠的心里,让他快被愧疚之情淹没。
但他也无法与陈振龙说清,便只能将此事牢牢的记在心里。
而对陈振龙来说,贾珠没有直接给他好处酬功而是记了这次情,便是最大的好处,遂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贾珠得到甘薯,看着手里的“甘薯十三胜”,他不愿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剽窃者,他想让甘薯种植之法更加完善,以稍微对得起将来到手的爵位。
正值春末夏初,恰是栽种甘薯的时节。
他先是出面,买下一个农庄,又花钱请了当地老农,将盗回的甘薯切块育苗。
衙门的公务他都托付给舅舅帮他寻来的师爷和跟他来上任的族弟,两人互相监督,有不决之事再来寻他。
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农庄里。
贾珠详细记载了在不同的土壤、光照、水份、种植深度的条件下育苗、移栽、生长、收获的过程。
今年,又花钱租下了庄子附近的大片土地,上田、中田、下田均有,又雇佣善农之人,正月一过便将头年收获的甘薯再次分批次以不同条件育苗、移栽,尽其所能模拟不同的栽种条件,便是连山林之中与河滩之地也不放过。
从三月到九月,除了偶尔去县衙处置公务,贾珠依然扎根在了庄子里,整理记录着甘薯之事。
当地之人只当这国公府少爷爱好特殊,但有这么个不刮地皮不找事的县太爷,他们也很是满足,自不会去打扰。
被租地和雇佣之人更是高兴,这地真金白银的租给县太爷,自己又被高价雇佣来种地,虽不许对外说他们种的东西和种地的具体过程,但这有啥,这一年收入可能抵上之前三五年了。
他们真是恨不得祈求老天爷让他们县太爷长长久久的留在他们这里。
如今,这甘薯便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一日,贾珠顶着日头守着这些庄稼汉们挖完了整整一亩地,待把挖出的甘薯全部过称,竟是超过了一千九百斤。
这还不是据他推测产量最高的一亩!
贾珠已是压制不住心中的澎湃,转头却见里正和其他庄稼汉们全部跪倒在地,以头贴地向他叩首。
贾珠连忙去搀扶里正,却见里正再一扣头,红着眼恳求道:“还请太爷赐下神种。”
原来里正和为贾珠种地的庄稼汉们早已猜出这所种之物必是果腹之物,只不知亩产竟有如此之高。
他们倒也能私藏一些自己种植,毕竟这大半年来,该如何打理这些神种他们已是烂熟于心。
但摄于贾珠的背景,他们却不敢如此,只能祈求贾珠赏赐。
贾珠忙答应了下来,只说这本就是打算上奏全国推广。
待朝堂查验之人到来,参与种植甘薯之人必会有大赏赐,或许还能有更大的造化,让他们不必心急。
又过几日,待甘薯收获完毕,贾珠记录完不同条件下对应的亩产,便派了心腹之人带着他的笔记和奏折先行快马加鞭赶回荣国府,又派人拉着几大车的甘薯混着节礼紧随其后。
如今他能做的都做了,就看敬大伯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