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贤内助

可以预见,若是长此以往,这种联姻方式会越来越多,皇家的脸面会越来越不值钱。

庆历皇帝以前和宗室人家接触不多。

在他还是透明皇子的时候,趋炎附势的人家也不过把他看做未来的闲散宗室,没有走动的必要。

有一些辈分略高的,还喜欢在他面前倚老卖老,似乎能给皇子气受更能体现他们的地位一般。

加上他能接触到的年轻人,多是已袭爵或是有袭爵资格的,不说各个酒囊饭袋,但能让他高看一眼的还真不多。

所以之前太上皇提出让宗室子弟推广甘薯,他的心里是抵触的。

只是太上皇说的也有道理,由宗室子弟去推广甘薯,普通百姓才会记得他们徒家的好。

因此他也就抱着\"矬子里拔大个儿\"的心态,想着多少选几个老实听话的人出来,再给他们配好辅佐的人,哪怕不会做事,只要会闭嘴就行。

没想到这一遴选,却还给了他不少惊喜。

本朝不禁宗室子弟科举入伍,也不禁经商,因此虽给普通宗室的年俸较少,但脑子灵或是愿吃苦的,过的都不差。

因这次时间紧,能够得到消息从外地匆匆赶来及时参加遴选的,多是这一类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并且愿意付出行动努力改善生活。

反而是那些有爵位可以继承之人,生生的就被养废了。

因本朝定下宗室爵位若是嫡子继承则爵位不降等,和民爵只袭几代就要降等不同。

故而那些有继承权的,从一出生,就决定了他们能够荣华富贵一辈子,便是本身资质再好,也难免被纸醉金迷的日子消磨了。

考教遴选之事虽然被庆历皇帝交给了宗正,但为防他得了好处徇私,选出一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就将贾珠和一个督察院的刺头也安排去做个副手,每日给他详细汇报一次。

又有两淮盐引案也接近尾声,犯官卷宗陆陆续续的呈了上来,等他最后定夺。

因此,庆历皇帝已超过一个月没入后宫了。

这一日,还是来喜求见,说是元春诊出一个多月的身孕,他才满心不舍的放下卷宗,起身去往延禧宫。

照例没让人通报,他径直走入了元春的内室。

只见元春一幅家常的打扮,斜倚在榻上,双手轻轻的放在肚子上,还一幅不可置信的表情,连他进来了都没有发现。

庆历皇帝来到榻边坐下,制止了元春起身行礼,牵过她的手放到手心,欣喜的问道:“朕听来喜说,你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元春转头看向庆历皇帝的眼睛,仔细辨认着他的情绪,又用欢快的语气惊喜的表情努力表达着自己的开心。

“是啊,臣妾终于有陛下的孩子了——”

确认了庆历皇帝的眼中只有单纯的欣喜,元春终于松了一口气,又换上了略带哀怨的口气。

“其实上一次,李太医就说臣妾可能有孕,但日子太浅,不敢完全断定,臣妾就没去打扰陛下,

只想着等陛下什么时候过来再说,哪知道陛下竟是将后宫的姐妹们都抛到脑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