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邵安面色一沉。正常人都会觉得终点比起点更重要,但是事实上没有起点就不会有终点,这个小童没有被他的思路拐跑,是个极为棘手的人。

沈游继续发问,“看来邵兄是无法解释‘孝经’之内的这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了?”

“自然是可以的”,邵安一旦重视起来,火力全开,“这句话的本意就是在解释何为孝顺。我们不敢毁伤身体,一则是不让父母伤心,二则是不陷父母于不义之地,可裹小脚是父母之命之命,不敢不从也”。

为了防止沈游套陷阱,邵安还补充了一句,“这个毁伤身体自然是有等级的,就像守孝,父母亡故,我等伤心之下自然会对身体有所损伤,但这样的损伤只会体现出对父母的孝顺。而裹小脚,做一个贤良淑德的贞静女子,恰恰也是在孝顺父母啊。”

“不错,邵兄说的真好”,沈游恨不得给他鼓鼓掌。都不用沈游给他递钩子,他自己就跳出来了。

沈游相当的欣慰。

“邵兄,孔夫子教育曾参,曾告诉他小杖受,大杖走。怕的就是父母一怒之下,打死孩子,周围人便要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打死自己孩子,所以孔圣人便教导曾参,当父母拿起大杖要打孩子的时候要跑,这是要子女不要让父母陷于不义之地啊。”

沈游又补充道,“就像邵兄提到的守孝一样,守孝固然要伤心,也一样不能哀毁过度,否则便是不孝顺了。邵兄,我说的可对?”

邵安反复思索了几遍,的确没问题啊,他点了点头。

沈游微笑道:“按照邵兄的说法而言,轻微损毁身体是孝顺,所以裹小脚是孝顺;重度损毁身体乃至于死亡是不孝顺”。

沈游定定的看着邵安,“那如果裹小脚致使死亡呢?”

邵安一惊。他这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沈游的文字陷阱里。

沈游瞥了眼邵安眉头紧锁的样子,她转身面向了观众,“诸位观众,裹小脚会致死这话绝不是我胡说八道的。我这里有一份关于河源村的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什么玩意儿?

邵安面沉如水,台下观众议论纷纷。

沈游继续道,“金陵城外村庄极多,我随机抽取了一个村子调查”。

若不是时间太紧,她可以抽取更多的样本做数据统计。但是没关系,一个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