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在心头口难开,沉默了半晌,只好吞吞吐吐道,“陛下,各地镇守的总士卒数共计六十万,便是这些士卒可以通过屯田来抵扣部分饷银,一年只要一两银子,都需要白银六十万两。更别提发个军饷,这一年一两银子怎么可能?!”
董茂竹倒起苦水来一桶接一桶,生怕倒不干净,“除了饷银,还有部分军粮要调拨,还得筑造兵器铠甲”。
“陛下啊!”,董茂竹浑浊的眼角涌出一颗泪来,直看的殿内众多下级官员心中嗤笑。
演的还怪真的!
他们哪里知道,董茂竹那是真情流露,“陛下,去岁军费开支高达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占了去岁赋税收入的四分之一了啊!”
一个国家,军费占比高到这种程度,已经可以说一句穷兵黩武了。
“行了”,秦承嗣完全不搭理这个只会哭哭啼啼、倚老卖老的老臣,“你就告诉朕,这十万大军的军费,筹不筹得出来?”
“这、这”,董茂竹结结巴巴,尴尬的立了半晌,这才吞吞吐吐的说道,“筹倒是也能筹,但是陛下,这是最后的极限了,真不能再往上加了!”
京都官员已经开始发宝钞当月俸了。要是这十万兵马战败,那倒时候宝钞越发贬值,擦屁股都嫌硬,还不如欠薪呢!
况且整个北方,各大州县,各个部门,处处都要用钱。要修补城墙关隘,要赈济灾民,要教化文育,哪个不要钱?
今天又挤出去一笔钱,回头各个部院司局来找他伸手要钱的时候……董茂竹一想到这个场面,越发的愁眉苦脸。
第211章
秦承嗣可不是秦承章,至少,他是相当舍得从身侧的护卫中抽人的,“既然如此,那便从护卫京畿重地的禁卫军中抽调五万人出来”。
“此外,那户部便出一半饷银,征召五万人马,填入禁卫军中,以补空缺”。
他顿了顿,看向兵部尚书,“项爱卿,你速速与户部督办此事。禁卫军的五万兵马先行上路,然后再行征兵一事”。
还没等项明应承,秦承嗣冷声道,“着并州统领尚宏志率兵三万,前去援助关中,青州、兖州统领邵飞白率兵三万南下援助黄淮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