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页

就见赵高当时就不请自来,坐到了舒子朗身边的位子,还一个劲的问好说东说西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本就认识的故人,实际上舒子朗也是头一回见赵高。

说到底,赵高之所以磨破了嘴皮子奉承人家,而没有个重点,还是因为赵大勇不在客栈,要是赵大勇此时在客栈,赵高绝对立马就让赵大勇给人当牛做马的,从从小对舒家的敬佩孺慕之情,说到赵家的艰难贫困,最后再提议让舒子朗将人给收去当个签活契的下人,干个一年半载的再回赵家。

期间在找个长子传宗接代的借口不签死契,当然具体回不回赵家,还是得看赵大勇在舒家混的好不好,混的不好赚点钱就回来,死契肯定是不能签的,毕竟赵高怎么也是个村长,自己的大儿子给人家签死契做工,说出去也丢人。

但要是在舒家混的好,还能求的主家通融签活契的话,他们一家人岂不是就可以去比丰县还要富饶的关阳县生活了?

再不济,赵大勇没过一段时间寄回来些银子,也比在家死种地要强!

可偏偏赵大勇现在不在跟前,赵高心里又气又不得不将人拖着,毕竟刚才他已经条件舒子朗说明天要回去了,现在时间也不早,难免人家要赶快回去休息准备明天的行程,他只能掏空场面话夸人,一边还祈祷着赵大勇没混到夜不归宿,在青楼玩一会就回来。

却没想到他这头一番苦心,却被刚回来的林茗打头就是一棒。

“沈清家的,你这是怎么说话呢?人家舒公子还没待一会,你就这么急着赶人家走?”

赵高生怕舒子朗被人气的真走了,当时就站出来道。

林茗翻了个白眼,还没说什么,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

林茗有些疑惑,就转身一看,却看到打头的就是赵大勇,他身边跟着一个年轻女子,看二人的动作十分亲密。

林茗心中有了些猜测,却又看到二人身后不远处,就是一大帮子的人,为首的竟然是沈母沈父两个,但他们二人身后却跟着不下十几二十个人,一看这阵仗,林茗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怎么爹娘怎么快就回来了?难道东西卖完了吗?

随后林茗看到沈母沈父身前推车上空空案板和推的时候轻巧的重量,就知道,自家摊子上的东西还真的买完了。

可这又让林茗十分纳闷了,按理说,现在时间不过现代的九点多的样子,一般七巧节是要开到十一点多将近十二点的,和华夏古代有宵禁不同,这个时代晚上也是可以摆摊,只不过一般夜里没客人,自然就没人晚上摆摊。

但在乞巧节和一些比较特殊重大的节日里面,在街上闲逛的人很多,有人就有需求有买卖,自然摆摊人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