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重新养一套炉火,没有个一年半载都做不到,越是大的作坊对这炉火越是在意,比如荷花表姐夫的三忍坊,那炉火祖辈就养下来的,少说也有三五十年没有断过。
可是那些小作坊一关就是月余,村中的男人也越来越少,而他们的婆娘居然都眉开眼笑的,都开始手头宽松,生活富裕起来。
没有营生就能有钱?这是个什么道理?
终于有一天,吴八娘眉开眼笑地来找荷花表姐了,一进门就先赔了个不是,说自己以前心胸狭窄不该和荷花表姐针锋相对,都是一个村子的要互相帮扶才是,请荷花表姐念在她当初寡妇无依无靠的份上还要原谅。
荷花表姐本就没有介意,如今人家诚恳道歉,就更放下了从前的事,对吴八娘好言招待,这时候吴八娘终于进入正题说出了来意。
吴八娘说有一个极好的发家致富的路子,她新嫁的男人是柿子山的主人,每年都要雇人摘柿子。
这个柿子山,海芒村的人是都知道的,就离此二三十里,柿子漫山遍野,一到成熟的季节就漫山遍野的金黄色,因此也都叫柿子山是金光山。
山肯定是有主人的,可是谁也没听说过摘柿子能发财的。
可是吴八娘一张巧嘴开始说了,那柿子如今成了贡品,所以珍惜了起来,朝堂之上的大小朝臣也开始趋之若鹜,谁家里拿不出几个金光山的柿子,都不好意思在朝堂之中混,、。
于是这柿子的价格是水涨船高,吴八娘的男人是赚的盆满钵满,可是渐渐地发现自己的伙计们见柿子赚钱,手脚便有些不干净了,最后那男人把伙计们全遣走,打算大换血,重新招一批人看管金光山。
吴八娘说她没忘了海芒村的亲朋好友们,于是和男人举荐了海芒村的人勤劳忠厚,最是值得托付信任的,所以这趟回来就是招看管金光山的人的。
村里面很多男人都被吴八娘说的心动去了,要知道一年到头在作坊里打铁,又累又热也不能发家,只是赚个辛苦钱,看柿子摘柿子的和打铁比起来可省心省力多了,即使是男人们迟疑,他们的女人也眼热那些银钱,使劲撺掇男人们去。
可是这个发财的差使唯一不好的就是,一做就要做满三年,先发放一笔定金,后面的期满就结,有专门的契约,怎么看都是假不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作坊都关了门。
要说荷花表姐听了不动心,那也是假的,面对金山银山的任谁都要动一动心,倒是荷花表姐夫执意不肯,他说三忍坊是祖辈传下来的,他又是嫡系的长子长孙,怎么都要守着三忍坊这个名号。
荷花见丈夫执意不肯,也并没有像其他村妇那样抹脖上吊地逼着男人去,还是寻思着各人有各人的福分罢了,不去就不去,守着三忍坊过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也不错了。
荷花表姐夫这种态度的男人,在村子里也还是有一些的,吴八娘一看这情形,劝了几次也就不再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