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最后三名老队员也依次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黄皓和葛思妍都是法语专业的大四学生,而董晓则是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

葛思妍和董晓说完,走回门边,站到了林麓深的旁边。

只剩下黄皓独自站在讲台上,他看着台下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庞,心头涌起了诸多感慨,一开口,声音里也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再次各位大一的同学来参加我们校辩论队的迎新会,从现在起,各位就正式成为了校辩论队的一员,欢迎各位队员!”

台下的老队员们带头鼓掌,新队员们虽然并不理解黄皓的感受,但似乎也被他话里的情绪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用力鼓起掌来。

黄皓急忙深呼吸了两次,让心情平静下来,语调也恢复了诙谐:“那个,作为校队队长,我先简单讲两句啊,就两句。”

听到黄皓故意模仿校领导在又臭又长的发言前惯用的句式,教室里响起了心照不宣的笑声,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一些。。

“我在大学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辩论,来到杏大之后本来也是打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并没有参加社团的想法。没想到,第一天见到班上的新同学,就注意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女生——就是站在旁边的那位。”

说着,黄皓侧脸看向自己的左手边,董晓和林麓深也不约而同地向后退了一步,站得离葛思妍更远一点。

不过,即使他们不这么做,葛思妍脸上甜蜜的笑容,也可以让台下的队员们一眼看出来故事里的女主角是谁,更何况,经过表演赛,大一还有谁不知道校队队长和他的女朋友呢?

黄皓看着葛思妍的笑颜,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然后回过头,对着台下的队员们说道:“为了引起这位漂亮女同学的注意力,我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她却一直不为所动。所以,当我听说她主动报名参加了新生杯辩论赛,我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不得不说,我的运气非常好,我大一那一年,我们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大一的同学们都对辩论不感兴趣,即使我毫无辩论经验,也顺利地进入了院队。”

“可惜的是,我们欧院辩论队在新生杯中止步八进四强的第二轮比赛,成绩并不理想,”黄皓说着,脸上却没有一丝遗憾,“但是,多亏了新生杯辩论赛,我有了三个重要的收获。”

“第一个,我成功打动了让我一见钟情的漂亮女生,葛思妍终于成为了我的女朋友。”

尽管大家早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但听到黄皓说出口,还是忍不住开始起哄,又笑又叫,好不热闹。

葛思妍和黄皓相视一笑,作为校队唯一一对情侣辩手,他们早已经习惯于队友们的打趣和玩笑,面对眼前的起哄,依然镇定自若。

过了一会,教室重新恢复了安静,黄皓这才继续说下去:“第二个,我开始对辩论产生兴趣,想要思考讨论更多的辩题,参与更加大型的比赛,和更加厉害的辩手较量。”

这一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否则,他又怎么会一路做到队长呢?

“第三个,当时杏大英文辩论队队长看了新生杯比赛,觉得我和葛思妍表现得不错。”

咦?英文辩论队?

故事里乍然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元素,新队员们隐约觉得,这个故事或许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只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听得越发专注。老队员们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却也全神贯注。

“等我们到了大一下学期,学校团委突然收到通知,百花市检察院为了宣传反腐倡廉,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举办高校清风杯辩论赛,向包括杏大在内的24所大学发出了邀请。”

“百花市最不缺的就是高校,而且全都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像这种高校间的市级比赛,能够拿到好的名次当然是锦上添花,但头等大事,首先,还是要拿到参赛资格。”

“在我校领导看来,全市那么多高校,只有24所大学收到了邀请,虽然只是市级检察院举办的比赛,但也算是官方性质,能参加,就相当于官方认证,杏大的学生素质在全市高校之中,是可以排进前24名的。”

“所以,领导毫不犹豫地拍板,清风杯,杏大必须参加。”

“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的杏大,根本没有中文辩论队。”

听到这里,教室里陷入了彻底的安静,只有黄皓不紧不慢的声音娓娓道来。

“团委的老师找到了学校英文辩论队队长和演讲社社长,把组建队伍并带队参赛的任务交给了两位学姐。在匆忙组队、到处抓人的过程中,英文辩论队队长想到了我和葛思妍,把我们作为替补辩手加进了队伍名单。”

“第一届百花市清风杯辩论赛上,杏大辩论队在第一轮就输了,而且是惨败,连最佳辩手都被对方辩手赢走了。”黄皓自嘲地笑了笑,“至于我和葛思妍,就根本没有轮到上场的机会。”

“然而,正是由于清风杯要求各参赛队伍必须由高校派出,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团委老师的特批之下,把校辩论队作为一个学生社团,正式在社团联合会进行了注册,算是过了明路,也就有了学校官方认可的身份。”

“自此,杏川大学校辩论队,正式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