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书这个事,萧谌和萧宁早已经开始,初初欲利用修书这一点笼络人心。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还是有用的。
欲传文化,亦或是想要流芳百世的人,或为后世,或为己,总是会考虑种种原由而选择加入修书。
可这修史,那可比寻常的修书更难。
一国之史,如大兴一朝数百年,史书所记几何,他们其实心里是没有数的。
现在大昌初建不久,也正是因为初建,创立新规矩的时候,自此,不仅是在政体上有所改变,便是这文化上,一样要开拓创新。
一个个宰相们面对萧宁,真是舍不得不支持她!
不能否认萧宁是在不断地扩大她对大昌,对天下的影响力,可在这个过程中,萧宁亦为百姓,大昌,乃至后世多番谋划。
这样的一个人,诚如她同天下人说过的话。
虽为利己,亦为利国,更为利于天下。
那如何让谁能抹去她这一份谋划,舍得不支持她。
“臣愿意起这个头,修史。”附议不止,姚圣更是迫不及待的表态,此事他是定要参与的,更是要一心一意做好。
“臣愿助之。”顾义第二个出头,迫不及待的开口。
著书立传,名垂千古。着史家之经典,萧宁已然道出了标准,如此标准,可不是轻易能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