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还好说,他本身就是闲不住的,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不然前世也不会累死在案塌。胤禔现在就有些后悔了,他觉得胤礽不是重视他,而是在报复他,他现在忙的好几天都没有跟自家儿子亲近了,胤礽竟然还有时间为两个小阿哥启蒙!
胤禩是知道胤礽每天都要处理多少政务的,只是胤礽的处理速度太快,可见对于朝政咱们的新元帝不比在位多年的皇阿玛差。前世若是也有修仙这一出,想必他们父子也不会落得最后那种下场。想到皇后娘娘,他倒是真的没想到前世荤素不忌,放浪形骸的皇太子胤礽会守着一个女人过一辈子,胤礽能走到这一步皇后娘娘也是居功甚伟。
再说胤?那里,扶桑使臣们看着气宇轩昂、英姿飒爽的大清水军,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些人一看就是军中的好手,大清的新元帝只怕所图不少。等到了战船上,扶桑使臣们又见到了一批明显不是军人的强壮汉子,心里更是直发毛。
胤?和胤祥也不介意被扶桑使臣看到这些,反正这人到了扶桑的地界总归是要被发现的,摸了摸怀里的图纸,胤?对皇帝二哥的神通广大佩服不已,皇帝二哥竟然对于扶桑的矿脉如此清楚,他们这次一定要干把大的!把扶桑的银矿挖空!
对了,他们二嫂还出了一个骚主意,若是扶桑皇帝不肯付费,就拿扶桑的女人抵债,大清这些年人口猛增,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多农村汉子都娶不上媳妇儿,弄些扶桑女人回去解决一下平民百姓的婚姻大事。
扶桑天皇尚且不知道他派去打秋风的使臣们带回来了一群瘟神,临行前胤?和胤祥还特意跟最会做生意的胤禟讨要了一些注意,务必将扶桑天皇炸出油来。
第219章 遭遇阻拦
“最近那些读书人闹得挺欢,臣弟怕继续让他们煽动下去,恐生民变。”几位王爷和重臣又一次聚在御书房里,将最近因为给读书人分配工作的事,而让读书人大吐苦水的事情跟胤礽汇报。
胤礽心中冷笑,既不想干活又想拿好处,这些读书人倒是想的美:“朝廷不养吃干饭的,底下的启蒙书院的发展情况好好生跟进,里面的夫子若是有才能的也报到上面来,朝堂上还是缺少能干的人。”
几位重臣感觉自己被皇上内涵了,不过这事儿他们确实做的不太行,他们也没想到竟然有人胆敢告御状。新元帝倒是仁慈,并未因此要其性命,但是那几个读书人的前途可以说是全没了。
不管那些读书人如何叽歪,胤礽始终不改初令,对读书人的优待说取消就取消。大清经济生产力虽说是有所提升,但是终归算不上发达,如今又是太平年代,读书人日渐增多。读书人多起来,这样朝廷的开支也便大幅度增加,很容易拖垮大清的经济。胤礽不会为了一时的太平而放弃改革。
胤禔直接毫不客气的讽刺道:“都说无功不受禄,不食搓来之食,受了大清多年的供奉,竟然不肯为大清办事,咋想的这么美呢?”
胤祉眉心微皱,辩解道:“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这么没脸没皮,很多读书人还是很体谅朝廷的,对于应聘启蒙学院的夫子很是积极,真正闹起来的只是一部分没本事的养家糊口的。”
叶大人不乐意了,他也是出身穷苦人家,可他也没反对陛下的政策:“话可不能这么说,有些出身名门的读书人对此的反对更甚于穷苦出身的读书人。”
胤礽点点头:“叶大人言之有理,很多穷苦出身的秀才都已经开始替朝廷办事了,反倒是出身名门的读书人一直不肯低头,对朝廷有诸多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