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被抱着的日子【现实】

劳动到了中午,太阳正毒的时候,一大家子才停下,孙月华带着孙女周冬雪,抱着周玄宇先回家,给一大家子七口人做饭去了。

爷爷周开国当初还是个生产队长,只不过在当初修建水利的时候被浪卷走,只剩下奶奶孙月华带活着六个孩子,不过也幸好那时候,周玄宇他爸周书国也已经长大懂事了,这才算撑了下来。

周玄宇一大家子可不光有着周玄宇这一房,老大周立国,周玄宇得管他叫大爹,年龄比周玄宇他老爸周书国还要大上几岁,老婆是一个东北姑娘叫林大美,有个女儿周冬梅已经嫁人了,只不过很早以前分家,他们的地跟周书国两家人不挨着。

老四就是周书国,也就是周玄宇的父亲,年龄三十四了,比杨国丽大三岁,大女儿就是比周玄宇大八岁的老姐周冬雪。

老六是周卫国,周玄宇得管他叫叔(shou),这个名字当初在某部电视剧热播的时候还受过全家不短时间的调侃,前两年刚结婚。老婆是同村的本分人家王佳,虽然结婚也分了家,但挨的很近,奶奶孙月华也比较疼这个小儿子,所以做饭的时候会一起带上。

此外奶奶孙月华当初还养着三个女儿,分别是老二(大姑),老三(二姑),老五(老姑),当初给尚且年幼的周玄宇带来了老大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分清自己的这些亲戚,以后上小学了才分清该叫谁。

这三个女娃有两个如今都嫁到外地了,不在扬子坞住,所以暂且不提。

周玄宇奶奶这个辈分的人家里一般孩子都挺多的,独生子女也就周玄宇这一辈后才会大规模出现。

只要专注于做某件事情,那时间总会过的很快,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玩耍偷懒,但如果你不专注,那感觉就像厌学的孩子在学校一样,度日如年。

饭倒是做很快,虽然没有未来那么多的厨房电器,但这个时候吃东西种类也少啊,村里家家的,夏天弄点拌点黄瓜炒个豆角对付点窝头馒头得了呗,天天吃肉?那至少是新世纪以后七八年城里人才有的待遇。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伙的首要目标还是吃饱,重体力劳动活对于能量的消耗太大了,周书国七八十年代还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要是放开吃,现在电饭锅的米饭他能吃一锅!

没有化肥,没有杂交水稻兜底,人的胆子再大,地里能有多少产量?靠着你那点积极性才顶多少粮食?累死你一天能整出十亩地吗?

现在随着化肥的大规模使用,已经很少能饿着人,但还是有,哪怕是新世纪二十年后都有小孩对一包方便面视若珍宝呢,更遑论现在了。不过安丘县这一块虽然发展不咋地,但还算过的去,比起一些旮瘩地方,这里最起码是平原啊。

这时候周玄宇一家吃饭都不在屋里,扬子坞绝大部分村民都是如此,哪怕外面太阳正大,只要门口有棵树,树底下有块阴凉,那都比屋子里面凉快,周玄宇家可没有电扇供他吹风纳凉。

这时候周玄宇家吃饭还是用小炕桌,几个小板凳,不需要的时候就收起来靠到墙上。有阴凉的时候就把小炕桌放到树下,吃饭还算惬意。

很快,一碗山药粥(红薯加上棒子面煮的)就端了上来,不用放糖,就有股甜味,特别是山药煮烂了,那口感是真不错。

干了半天活饿的受不了的一家人也顾不上烫,一口下去,感觉干瘪的肚子都充实了不少,呼噜呼噜的就往嘴里倒,一口气就能干下去大半碗,杨国丽吃的很快,因为还有个小祖宗要喂呢。

吃了一个窝头,感觉身体都充实不少,虽然肚子里没啥油水,但此时的周书国对吃的可不挑剔,他是五十年代末生人,也吃过苦,当初村子里发大水的时候,全村被困在高坡上,也幸好有pla的飞机来空投,但这样也是饿过一两天的,知道饿啥滋味,从小干活也都没敢说吃饱过。

周书国砸吧砸吧嘴,接着给自己女儿空了大半的碗里添了一勺稠的,这才有那个闲心拿着根筷子沾点山药粥,凑到周玄宇嘴边逗弄自家儿子。

“来,儿子,香一个。”

看着自家老爸那傻夫夫的样子,哪有一点周玄宇记事后那严厉的表情?周玄宇此时的表情就跟那个听到“这个孩子的眉毛多像朕”的那个娃娃一样,眼神里充满着智慧。

不过全家此时都不会在意周玄宇这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鬼的表情的,现在周玄宇除了给大家添加一点笑料外,他还啥都干不了,咋着,还能小拳拳锤你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