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被抱着的日子【现实】

吃完了饭,家里人也没有立马去干活,这又不是十几年前,那时候才是啥都不够,只能用人,这还不够,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半用,这时候设备虽然也不算够,但还算强了不少。至少有些时候大家能闲下来,乘乘凉,不用去顶这大太阳了。

在周玄宇的儿时记忆中也有自己光着脚去给地里浇水的痕迹,水泵立在堵废了的水沟旁边,嗡嗡嗡的从河道里抽出来水,顺着那种种地用的超大号塑料水管灌输到十几亩的麦苗地或者棒子地里。

哪怕是九十年代,村子里也没有什么娱乐的东西,虽然现在也有人家里有台电视了,但毕竟少,一个村子里也不像以前敢说互相全部认识。

所以闲着无事的时候,人们最喜欢的还是串门,毕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可娱乐的项目了。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熟人同事间,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挺随便的,而且大多数人家里连个院墙都没有,走到人家地界里喊一声就得。

有时出去闲转悠,走到一家门口,有交情的,顺口喊一声,如有人在家,就进去坐一坐。在人家吃饭的时候你都可以搬着个小板凳上桌跟主人家聊天。

要是男人们遇在一块儿,关系好的甚至还能你一口烟、他一口烟,一起享受尼古丁的味道,在这块地里,如果你有盒好烟,你就是一哥!

而女人们抱着孩子走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一阵说一阵笑,要么就骂街,有时兴起能聊到地老天荒的感觉,抱着孩子也不知道累。

为了照顾周玄宇,随时听候这个全家小祖宗的要求,杨国丽平时都是抱着他的,听着妈妈跟其他大姨们聊天扯的脖子都快要红的脸色,哪怕声音再大,周玄宇这个时候也不会受到影响,没多久就困了。

此时的杨国丽正在抱着周玄宇坐在小板凳上跟老姐妹们扯着家长里短,不远处的房子,外墙上刷了很多充满时代特色的标语,这些标语折射出人们最核心的需求和主流的价值取向。

“只生一个好,zf来养老”,这是最近两年才刷上去的。

“扬子坞坚决同黑恶势力作斗争!”写这个标语的镇长在周玄宇初中时候被抓了,罪名是涉黑。

里面还有不少是繁体字,但得益于夏国独特文化的福,周玄宇也不是认不出来。

这些标语在周玄宇的记忆里倒是有很深的印象,直到初中高中时期被越来越多的广告取缔。

而老妈杨国丽也不知道自家儿子那看待标语充满回忆的眼神到底啥意思,在周玄宇困到眼皮子直打架后,所有人也就放低了声音,免得吵醒这个小婴儿,不然孩子哭起来可有的受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笑着说道,“玄宇从小就这么俊,以后一定大有出息!”

杨国丽抱着周玄宇抚摸着他的后背,眼里也尽是温柔,“那大嫂,你以后可得给我家这小崽子说个好媳妇!”

大嫂爽朗的大笑,看着眉头一皱的周玄宇才捂着嘴压低声音笑道“嘿,那可不得的吗?就凭着你儿子现在这模样,以后长的就差不了!”

另一个大妈若有所思,她笑着回道,“这小子看着就聪明,国丽啊,玄宇怎么说也是你家现在的宝贝疙瘩,可不得好好照顾吗?

我看呀,就得把他送去上学,去读书,去考大学(xiao),咱们村里老王头家里那个小子,不就是前两年考上中专了吗?快要毕业了,现在就分配工作,以后也是吃皇粮的。”

听这个阿姨这么一说,这群大妈又开始议论起来,“读书当然好啊,只要书读出来,以后肯定出人头地!”

“哪怕初中毕业以后去中专学门手艺也比现在咱们强不是?”

说到这里,这群大妈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起来,因为他们不少家里人都有个孩子,现在正是上学的年纪,虽然每年要花不少钱买书买笔,但即使家里再穷,这帮朴实的人也没任何异议。

她们现在啥都不怕,但就怕你不学,浪荡的不成个样子,整天就知道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