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襄到的时候,乌小叔已经站在那个有着革命意义的雕塑广场旁边。
她从车上下来,就看到乌小叔脸戴墨镜,穿着长风衣,在十一月的寒风里冷得直跺脚。
看到她,连忙迎过来,“阿襄!”
红杏里这边属于老城区,多的是胡同院子,还有着许多从上上个世纪就传下来的民居。
有些已经被国家收为公有,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着。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私人所有。有的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在别处安家置业,有的将这些标准的四合院改造出租,还有的装修一番,收取门票供人参观。
乌小叔领着乌襄穿梭在小弄子里,越往里走,四合院的规模越大,外观也越显气派。
两人在一个梨木做的大门前停下,门上挂着一把拳头大的锁,锁身已经有些生锈,看锁孔的大小,与昨晚她拿到的那枚钥匙差不多。
不用乌小叔提醒,乌襄拿出带在身上的钥匙插进去,一扭,锁口打开。
上前帮忙推开大门,乌小叔说:“这套房产是你爸爸走之前交给我保管的,让我在你十八岁后交给你。”
乌襄恍惚,原来这就是她妈妈提到的成年礼——京都的一个四合院,还真是一件贵重的礼物。
走进去,从大门入,又过二门,才到内院。青砖黑瓦的房子干净整洁,看上去时常有人打扫,但没有居住的痕迹。
庭院中间栽着一株海棠树,正是落叶的季节,地面铺了浅浅一层,脚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跟随乌小叔走进正房,可以看到里面已经翻新过了,新亮的家具、实木的地板,内里简单却不失温馨的装潢处处透露着用心。
“这是小叔你装修的吗?”乌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