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岁月如水。生命中有些人,终会从熟悉变成陌生。
新年的第一项工作,是关于薪资调整的。初八那天,各部门经理被通知去人事部领取薪资调整申请表。
在这张表格上,每个员工对自己今年的薪资都有三个选择。一是保持不变,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
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下面都有几条长长的横线,写出具体的理由。另外,增加或者减少,需要写出具体的数值。
这绝对是员工和公司之间的一场技术性博弈。
曹佩仪问:“你们不会有人选择减少吧?”
于澜以为肯定没人选择减少,不料还真有人在考虑选择减少。
“去年百货零售行业裁了好多人,谁知道今年茂德裁不裁人呢?如果公司打算裁人,我自己主动降薪,那就不会裁我了。”
好像挺有道理的。
不过茂德实行薪资保密制,于澜也不敢主动打听其他人都做了什么选择,除了姚瑶。
于澜问姚瑶选择什么。姚瑶秒回微信:“我豁出去了,我选择增加百分之十八的薪水,例举了十八条理由。我想快点攒够首付。你呢?”
于澜认为百分之十八的涨幅有些夸张了,但是很明显,这是姚瑶深思熟虑的结果。她不必多说什么。“不变。”她回复了两个字。
姚瑶又秒回。“我的选择有些高,但是你的也太那个了。你如果担心,你可以试试写百分之五或者百分之三。不成功你也没有损失。”
于澜想了想,最终还是在“不变”的括号里,重重地打了一个勾。
薪资不变的理由是什么呢?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大方面的理由。
第一,我为什么不给自己降薪。第二,我为什么不给自己加薪。于澜有许多具体的理由,最终,她却只写了四个字。“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