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可错过的美景

城市站立出国家的姿态,而建筑铭刻着城市的记忆。古老的莫斯科红场在战火中举行盛大阅兵式,雄伟的克里姆林宫成为整个俄罗斯的政治中心,瓦西里升天教堂的惊艳之姿令全世界侧目,冬宫转变为巨大的艺术宝库,夏宫则堪比俄罗斯的凡尔赛……见证一个城市的嬗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亲临此地。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你会调动全身的感官去亲近那座城市吗?俄罗斯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乐意将全部美景展示给每一位友善的客人。

古老的莫斯科红场

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必然具有非凡意义,当它承载一段关乎国家存亡的厚重历史,更有可能被赋予一场极高礼遇——红场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它亲历过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俄罗斯人的骄傲。

◎广场与经典建筑

红场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南北长700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是广场面积的1/5。整个广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地面铺装非常独特,全由一块块长方形的黑红色条石铺筑而成。

在几百年变迁中,红场经历过数次整修与扩建,却一直保持着古朴庄严的格局与风貌,四面俱为经典的地标性建筑,这些建筑的主色调均采用了红色。

红场全景

它的西面紧依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北面是巍峨庄严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南面是宗教建筑瓦西里升天教堂,教堂不远处有一座圆形高台,那是当年沙皇政府宣读诏书、判决书并执行死刑的地方;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的古姆商场。列宁墓位于克里姆林宫一侧宫墙的中段,陵墓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重约60吨的石碑。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立有12块苏联时期政治家的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人。广场附近还建有为了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国家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

◎炮火中的盛大阅兵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5世纪。当时,沙皇伊凡三世在莫斯科的东郊建起一片“城外工商区”。16世纪初期,一场大火席卷而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火灾广场”。1662年,火灾广场改名为“红场”。在俄语里,“红色”有“美丽的”意思,故而红场意即“美丽的广场”。此后,这里开始渐渐发展成莫斯科的商业中心,不久又成为沙皇政府宣读重要诏书和举行凯旋检阅的场所。

红场的大规模扩建始于1812年。那一年俄法战争结束后,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退出了东方战场。莫斯科人民开始重建家园,红场得到了首次拓建。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的铁甲猛兽悍然入侵俄罗斯大片领土,这个大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红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苏联红军们冒着炮火从红场奔赴战场。

如果说有某种标志能够代表那场伟大的战争,那么莫斯科红场肯定名列其中。这座广场面积并不算大,却汇集着苏联全体军民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承载着一段用炮火和血肉筑就的丰功伟绩。即便是在和平年代,它的每一块条石,它所拥有的每一座建筑与雕塑,仍然值得到场的游客们肃然起敬。

雄伟的克里姆林宫

“有什么能与克里姆林宫相比呢?那层叠起伏的高墙,那金碧辉煌的教堂。它矗立在高山之上,仿佛君王头顶代表权力的皇冠。”在作家的笔下,庄严雄浑的克里姆林宫初现王者之姿。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这个权力中心与红场一样,早已成为国家的象征。

◎莫斯科的心脏

“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政权的中心。从建成年代来看,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从地理版图来看,它是莫斯科的心脏、整个俄罗斯的心脏。

陈列在克里姆林宫前的沙皇钟

这座雄伟的宫殿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冈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面积27.5万平方米。红色的宫墙大致呈三角形,长约2300米,沿墙耸立着20座精美的塔楼。1935年,人们在五座最高的塔楼上各装了一颗直径6米的红宝石五角星,并内置5000瓦功率照明灯,令其闪闪红光昼夜可见。

俄罗斯的历史不算漫长,却为克里姆林宫赋予了多重身份:它曾是俄国东正教的活动中心,曾是历代君王的皇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现在又是俄罗斯总统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地点。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当年的莫斯科大公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全部历史。

复杂的身份与历史的变迁令这座庞大的建筑最终呈现为一组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群。越过那道高大的宫墙,可以看到里面主要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大克里姆林宫、天使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捷列姆诺依宫、武器库、大会堂、兵工厂与塔楼等。这些独立的建筑单元融合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希腊和罗马等不同风格,构成一组雄伟壮丽的艺术建筑群,同时也造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组伟大作品。

◎宫中的经典建筑

伊凡大帝钟楼

克里姆林宫中的首要建筑是大克里姆林宫。这是一座面向莫斯科河、拥有700个房间的白色漂亮建筑。它的外部有三层高窗,内部实际上只有两层,第一层陈列着青铜制品、精致瓷器和19世纪的古典家具,第二层辟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此处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沙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陈列在克里姆林宫的沙皇炮

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是宫中最高的建筑,钟楼全高81米,两侧分别置有一尊“钟王”和“炮王”,钟楼里面还藏有50多口铜钟。这座建筑本来只有三层,后来增至五层,登上顶端可将莫斯科全景一览无余。

圣母升天大教堂西门

圣母升天大教堂曾经是俄罗斯的国教大教堂,安葬着多位主教,当伊凡雷帝给自己戴上沙皇的头衔以后,它又成了沙皇加冕的教堂。这座教堂的金色圆顶闪闪发光,墙壁和屋顶上绘有许多圣像画和彩色浮雕壁画,教堂里有一个精美的银制大吊灯,据说是为了庆祝夺回被拿破仑军队抢走的300千克黄金和5吨白银而特意建造。

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南面是天使长教堂,这里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大名鼎鼎的伊凡雷帝即葬在此处。

武器库位于西边一角,现在改称“武器博物馆”,里面收藏着盾、剑等各种古代武器,还有铠甲、皇冠、袍子、马车、雪橇及珠宝等。旁边是一处珍宝馆,馆内全是数代沙皇与皇后们收藏的各种奢华珠宝,包括王冠、纯金权杖、伊凡雷帝的象牙宝座、银制封皮上镶有3000多颗宝石的《圣经》等。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枚190克拉的顶级美钻,那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人格里戈里·奥尔洛夫送给她的珍贵礼物。

由此可见,克里姆林宫不仅是政治中心、宗教建筑的典范,还是一座艺术珍品的储藏宫。它是俄罗斯人民最珍视的一项文化遗产,值得所有人观瞻与仰望。

瓦西里升天教堂:一个石头的神话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座教堂都是世界上令人惊艳的建筑。从规模和年代来讲,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教堂显然比不上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西班牙的神圣家族大教堂等。但若是比一比谁更美丽,恐怕全世界所有的教堂都要对它礼让三分。

◎现实版的童话城堡

19世纪莫斯科大火前的红场和瓦西里升天教堂

能够逼退强大的竞争者,瓦西里升天教堂的“颜值”指数相当高。它身姿玲珑曼妙,色彩靓丽醒目,安然端坐于红场南端,显得孤傲又美丽,完全是一座现实版的童话城堡。在许多建筑大师的心目中,这座教堂已被列入世界八大奇景之一,更多人还把它视为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的一种象征。

回廊里精美的壁画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由九座小教堂组成。排列粗看似如迷宫般错综复杂,其实布局很有规律:中央教堂其实是一座拱顶高耸的中心塔楼,全高47米,塔楼的穹顶“洋葱头”金光灿烂,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设有一圈精致美丽的风窗。

在中央教堂的周围环绕着四座带有八角形塔的大礼拜堂,各组斜对角线上又有四座小礼拜堂,每座礼拜堂的顶部均有巨大的“洋葱头”穹顶,而且它们的正门全部朝向中央教堂的回廊,教堂外部四周环绕着走廊和楼梯,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景。

那九个“洋葱头”是整座建筑的精华元素,有的呈现螺旋形,有的呈现菱形,表面花纹凹凸、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簇升腾燃烧的火焰,又如一枚枚打磨精细的彩色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进入教堂内部,可以看到平顶天花板上绘有16~17世纪的壁画,所有的过道和窗边墙壁上也都绘有大量壁画。整个内部空间辟出了两层陈列室,用来摆放着16世纪俄军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以及进攻喀山的作战计划。

在莫斯科红场上,位于瓦西里升天教堂对面的是国家历史博物馆。由于该教堂本身即为一座精美的古典建筑,故而又被赋予了另外一个身份——国家历史博物馆分馆。

◎那段历史与传说

世间再美好的事物,也可能与黑暗相伴。在瓦西里升天教堂的艳丽外表之下,隐藏着一段血腥历史,其缔造者便是俄罗斯历史上那位残暴沙皇伊凡雷帝。

瓦西里升天教堂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其九个“洋葱头”的色彩在夜幕下最为好看。

16世纪中期,伊凡雷帝率领俄军对喀山汗国发起了一场战争。传说在出征前,曾有位疯疯癫癫的修士瓦西里预言:“喀山之役,大帝将获全胜,但到了晚年,他会杀掉自己唯一的继承人。”

预言很快变成现实,当伊凡雷帝如愿征服了喀山汗国,开始对这位修道士深信不疑。为了纪念喀山之战,他于1553年下令兴建一座大型建筑,此项工程交由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负责。一年以后,莫斯科中心立起七座木质教堂。1559年,它们被加建成九座石质教堂,主台柱高约57米,为当时莫斯科的最高建筑。由于修士瓦西里在此苦修多年直到逝世,教堂遂被命名为瓦西里升天教堂。

为何教堂会由七座加建为九座?传说在攻打喀山汗国时,俄军遭遇了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后来得到八位圣人的帮助,才最终征服了对手。为了纪念八位圣人,伊凡雷帝决定将教堂加建为九座,周围八座教堂的八个穹顶代表着八位圣人,最高的中央教堂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上帝。加建工程完工以后,这座教堂以丰富艳丽的色彩、精妙绝伦的结构征服了整个莫斯科。伊凡雷帝担心以后会出现更美丽的教堂,竟然下令刺瞎了建筑师的双眼!——这个残暴的君王由此获称“恐怖的伊凡”。

喀山之战中究竟有没有出现八位圣人?伊凡雷帝有没有对建筑师用此酷刑?久远的传说现已无法考证,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着九个“洋葱头”的圣瓦里升天教堂从此成为莫斯科的象征。

在其后一段战乱年代里,这座美丽的教堂未能逃过炮火的侵袭,一度沦为危旧建筑。进入20世纪以后,经过几次全力修缮,瓦西里升天教堂终于蜕变为今日容颜。据说,当时仅为覆盖九个穹顶就用去了大约30吨一毫米厚的铜板,教堂顶部的十字架和镂花檐板也全部重新镀金。

矗立在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现已经成为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一座无可匹敌的伟大建筑,那九个精美绝伦的“洋葱头”穹顶也令它在世界建筑史上体现出鲜明个性。由于教堂本身是石质结构,而且美得极不现实,故而又被人们誉为“一个石头的神话”。

大剧院:绝佳的视听享受

“没去过大剧院,就等于没来过莫斯科。”——很多莫斯科人都会热情地向外国游客介绍莫斯科大剧院。的确,能在俄罗斯首都最有名的剧院里听一场歌剧,或看一场芭蕾舞表演,对外国游客来说可能是一生的荣幸,因为大剧院将赐予他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全国最古老的剧院

大剧院全称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又可音译为博利绍伊剧院。在俄语里,博利绍伊是“大”的意思。它是莫斯科最负盛名的芭蕾舞与歌剧剧院,也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剧院。

该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31年,某个来自意大利的歌剧团在莫斯科演出,全城人首次欣赏到歌剧这种高雅的艺术。十几年过去,莫斯科终于建起了第一个歌剧院。

剧院门前的青铜双轮战车

1856年,人们在重建后的大剧院观赏演出时的盛况。

1775年,时任莫斯科州监察长的乌鲁索夫公爵请求叶卡捷琳娜女皇恩准自己资助筹建一个新剧院,并向女皇承诺:“招一批好演员,建一个好的芭蕾舞团。”第二年,在公爵的全力推动下,俄国第一个音乐剧院——莫斯科俄罗斯剧院建成了,它就是大剧院的前身。当时,剧院的演员都是一些为贵族服务的农奴,或是孤儿院的儿童。

不幸的是,这座木质结构建筑在建成后的半个世纪里,连续遭遇两次火灾,烧毁了大部分建筑。1825年,著名建筑师博韦对它进行重新设计,而后又全力主持修建。1856年,获得再次重生的大剧院顺利落成。1958年,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建,最终使其成为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剧院建筑。

◎宏伟的建筑

作为俄罗斯的文化中心,莫斯科的艺术氛围一直比较浓厚,现已建成了二三十座大中型剧院。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这座古老的莫斯科大剧院。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

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距离红场很近,是一座高约40米的乳白色古典主义建筑。它的正门前面竖立着八根高15米的白色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门廊上方装饰着艺术之神阿波罗驾驭着马车的青铜雕像,造型非常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整座建筑的风格雄奇壮丽,内部设施相当完善。位于中央的演出大厅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调,富丽堂皇,气势逼人,包厢共有6层,全高21米。舞台上可以容纳1500人同时演出,大厅里设有2150个座位,无论观众处于哪个角落,都可以享受到绝佳的音响效果。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花篮式大吊灯,造型华丽、光芒四射,为整个空间提供了主要照明。

剧院外部的广场犹如一座花园,随处可见鲜艳的花朵、葱郁的绿草、流动的喷泉、白色的石阶,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身心舒畅。

◎大剧院的《天鹅湖》

从当年的俄罗斯剧院到今天的大剧院,莫斯科人民已经陪伴着它走过了200多年。除了首场演出,大剧院于其后上演的剧目几乎全是俄罗斯经典歌剧。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达尔戈梅日斯基的《石客》、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等。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200多年以来,大剧院里还陆续走出过一批优秀的歌唱家与舞蹈明星,比如夏利亚宾、涅日丹诺娃、伊凡诺夫、阿尔希波娃与乌瓦洛夫、加林娜·乌兰诺娃等人。

如果要问大剧院的代表作是什么,回答肯定是芭蕾舞剧《天鹅湖》。1877年,《天鹅湖》在大剧院首演时反响平平。20多年后,此剧经过重新编排,再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结果一炮打响,名声大噪,《天鹅湖》相继被许多国家搬上了舞台。直到今天,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代表作已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上百个版本,但莫斯科大剧院的《天鹅湖》仍然是人们公认的最经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