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钟爱的另一种调味料就是咖喱,他们将咖喱使用得出神入化。有的人喜欢在鲜辣椒制成的绿咖喱里,加入肉桂、丁香、豆蔻等香料,形成一种中东风味;有的人在咖喱里加上香香的椰浆,会变成典型的东南亚风味;另一些人还会在咖喱里加上清甜的椰糖和辣得非常过瘾的小米椒。只要品尝过泰国特色菜品,比如咖喱鱼饼、绿咖喱鸡肉、咖喱炒蟹、绿咖喱椰子鸡等,保准能改变你对咖喱的以往印象。

◎特色美食

泰国菜主要包括汤、炒菜、凉拌菜,以及用来蘸食物的蘸酱及配菜。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泰国菜色彩鲜艳赏心悦目,无论是瓜果蔬菜,还是海鲜肉类,都能令人大饱眼福,顿生食欲。

泰式菜肴里广为人知的是“冬阴功汤”,冬阴功汤被誉为“泰国国汤”“世界名汤之一”。有句俗语说“不吃冬阴功等于没到过泰国”,便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冬阴”在泰语里是酸辣汤的意思,“功”是虾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酸辣虾汤。这道汤又酸又辣,还带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味,喜欢它的人百吃不厌,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味道很怪。

吃过正餐以后,泰国人通常会准备一些甜点和小吃,比如西米椰汁糕、糯米杧果、椰浆蛋羹、猪肉馅西谷米丸子、椰蓉馅糍粑、泰式春卷、炸香蕉、煎蚝饼、炸蟋蟀、炸蝗虫等等。

泰国小吃里有很多属于昆虫类的食材。比如一种名叫“门曼”的蚂蚁,生活在地洞里,长有翅膀,会飞。每到雨季过后的两三天,人们纷纷来到野外,伺机捕捉从洞里爬出来的门曼。回家后,加入糖和盐,将其炒干、炒脆,便成为一道独特的美食。由于捕捉门曼的机会极少,因此这道小吃的价格比较昂贵。

约上几个资深吃货,去泰国大快朵颐一番,感觉棒棒的!

甜点是泰国人每餐必备的食物,通常是一些时令水果,或者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制成。泰国的甜点以精致、细腻、美味而闻名天下,泰国人最钟爱的甜点用杧果或榴梿制成。在杧果或榴梿收获的季节里,人们先将糯米与椰子浓汁混在一起煮熟,然后配上成熟的杧果或榴梿,很快便会做出满溢果香的糯米杧果和糯米榴梿。

此外,泰国还有很多用于庆典仪式上的甜点,比如寓意白头偕老长命百岁的甜蛋丝,寓意月薪月月涨的千层糕,祈求繁荣昌盛的碗蒸发糕,希望事事拔得头筹的一等黄金糕等。这些色香味俱佳的经典美食,将泰国人的饮食文化不动声色地展露出来。

泰国的美食跟中国的可以媲美了。种类丰富不说,色香味也俱佳,让人看了忍不住垂涎。

◎大海的白色黄金

燕窝自古以来即是女人滋补养颜的珍品,但是盛产燕窝的国家并不多,泰国算是其中之一。这里出产的燕窝名气极大,被人称为“大海的白色黄金”。

泰国燕窝主要产地位于有着“海上桂林”之称的攀牙湾,那里有一座怪石嶙峋植被茂盛的披历岛。登上披历岛,耳朵里顿时充斥着金丝燕“叽叽喳喳”的叫声。金丝燕常年食用海里的生物和水草,筑成的窝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披历岛上有一个著名的“燕窝洞”,洞里遍布各种钟乳石。有的像鲜笋破土而出,有的直插洞顶,有的悬空倒挂,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燕窝,最近的钟乳石距离地面也有十多米高。因为洞内岩石的颜色各有不同,燕窝的颜色也有白色、金色与红色之分。

由于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多少年以来,泰国都是利用人力采摘燕窝。采摘工具是最简单的麻绳、三角钩、竹竿和小铲等,若是出现失误一不小心跌落,可能会有性命之忧。那些在泰国品尝美味燕窝羹的人们,一定不能忘记这道美味背后的惊险与艰辛。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泰国的相关法律现已规定:燕窝的每年采摘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而且采摘燕窝的人还需要办理相关的从业执照。

热带水果王国

泰国水果种类繁多。季节性的水果有4月的杧果和莲雾,5月的榴梿和山竹,随雨季而来的有红毛丹、荔枝、龙眼、沙童、林檎、木仔、玛邦果等,还有葡萄、柚子、菠萝蜜、枇杷、柑橙、榔色果,再加上全年性的香蕉、木瓜、西瓜、菠萝、椰子等水果,谁能争得过它“热带水果王国”的美誉!

◎水果之王

泰国有“典纱笼,买榴梿,榴梿红,衣箱空”“当了老婆吃榴梿”等俗语,这足以说明泰国人多么喜欢榴梿!中国作家郁达夫曾在《南洋游记》中写道:“榴梿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味道,爱吃榴梿的人对其如醉如痴,不爱吃的人却避之唯恐不及,表现得非常两极化。

泰国仅榴梿即有200多种,普遍种植的有60~80种,最著名的有4~5年结果的金枕头、伊銮、胶伦通、春富诗、差尼,其他还有6~8年结果的长柄榴梿、谷榴梿,8年结果的甘邦、伊纳等。榴梿花是典型的“老茎生花”,果实成熟的时候,粗大的树干上会吊着几十颗足球大小的果实,看起来非常壮观。

泰国香蕉

榴梿果肉呈软滑脂状,黏性多汁,气浓味甜,而且营养丰富。它的种子富含淀粉,可以烤熟或煮熟后去壳食用,味道类似板栗。其实,没吃过榴梿的人,只要大胆尝上一口,准保会爱上那种软糯香甜的滋味,爱上这个又臭又香的“水果之王”。

最受欢迎的榴梿品种应该是“金枕头”了,果肉呈金黄色,肉多且甜,气味不那么浓烈,其中有一瓣“主肉”比较大,很适合初尝者“试吃”。价格最高的品种是“谷榴梿”,果肉非常细腻,而且核小肉甜,给人一种品味顶级西点的味觉享受。最可爱的榴梿是“长柄榴梿”,不但柄长且圆,整颗果实也很圆,而且香味浓烈果肉细腻。

泰国果雕艺术把美味的水果雕刻成这样精致的工艺品,不得不让人叫绝了。

除了生食,泰国人还会把一些较生的榴梿切成丝拌凉菜或做成沙拉,另一些人则喜欢把榴梿切片油炸,再根据自己的口味蘸着佐料食用。

◎水果之后

“水果之后”山竹与榴梿于同一季节上市,人们在食用热性水果榴梿的时候,经常配着凉性水果山竹吃。一种香绵浓郁,一种清甜润口,二者宛如夫妻相得益彰,正好阴阳调和。如果吃多了榴梿,再吃几个山竹就能起到调节和平衡的作用。

果雕艺术

果雕艺术起源于素可泰王朝时期。在一次国宴上,王后玩心顿起,想出一个用水果雕刻的主意,没想到雕刻后的效果非常好,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此后,水果雕刻开始渐渐流行起来,继而出现在各大宴会上。果雕非常考验雕刻师的技艺水平,在材料、空间、时间等方面受限较大,雕出来的作品既要求与整体融合,还要求生动夺目形意兼备。

山竹的外形如柿子,紫色或枣红色的厚外皮,果蒂处有四瓣绿色的硬蒂,仿佛是它的“后冠”。剥开果皮,可见象牙般洁白、如蒜瓣般紧密排列在一起的果肉,入口细腻甘甜,特别清爽。

各色水果来到泰国,如果能把每种水果品尝个遍,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山竹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很高,10年才能开始结果。除了清火降燥以外,山竹还有润肤、化脂、醒胃的功能,古时曾被用来防止各种感染、控制身体发热。山竹果皮不仅能做天然染色剂,还含有丰富的仙桐,具备抗氧化能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水果公主

“水果公主”红毛丹是荔枝的亲姐妹,果皮比荔枝稍厚,皮上有红色长茸毛,果肉与荔枝、龙眼相似,吃起来甜脆多汁。

红毛丹的树干粗大多分枝,每到果实成熟季节,一团团红色的毛绒球挂满枝丫,像一个个卡通小刺猬,特别可爱动人。白色果肉柔软爽脆,不但富含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清热解毒,滋润容颜,增强人体免疫力。

泰国的荔枝果皮较硬,口感甜中带酸,吃多了不会上火;泰国的杧果皮薄核小,果肉肥厚多汁,香甜可口;泰国的菠萝蜜香味浓郁,清甜可口;泰国的蜜柚果肉粉红,晶莹剔透,香气浓郁,味甜多汁……只有到了泰国,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水果天堂。

由于盛产水果,泰国的水果酒种类繁多,有山竹酒、杨桃酒、菠萝酒、玫瑰茄酒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山竹酒,入口微涩,并夹带着淡淡的水果酸味,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

水果之后——山竹

传统音乐与舞蹈

七百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为泰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艺术。在艺术领域里,泰国的舞蹈与音乐闻名于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国各族人民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宗教场合、民间活动和节日中载歌载舞,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泰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分为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由于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音乐的曲调、调式都与佛教盛典仪式有关。

泰国的古典音乐形成于大城王朝时期,一直作为戏剧和舞剧的伴奏,直到20世纪初才在舞台上单独进行表演。音乐内容大多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泰语称为《拉玛坚》。这部长剧完整演下来需要400个小时左右,仅创作出的乐曲就有1200多首,按照表现内容可分为喜、怒、哀、乐、感动、爱情、婚丧、战争等36类。演出的时候,演员会选取相应曲目进行演奏,有时还会配上诗词作为唱段。

泰国民间艺术团

这种古典音乐音色优美,节奏缓慢,声音柔和,多由琴、围锣、箜、钹、腰鼓、象脚鼓等打击乐器来控制节奏。每位演奏者都可以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进行变奏,形成独有的多声部音乐。

泰国的民间音乐多源于现实生活,主要是一些劳动唱曲和歌舞曲小调,体现了较为明显的生活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清迈的情歌、泰国东北的对唱音乐、泰北掸族音乐等等。这些曲调欢快明朗,朴素清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割稻子》《船歌》《催眠曲》《绍歌》《排笙》等。

来自韩国的舞蹈团,受泰国邀请,前去表演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

◎严谨规范的古典宫廷舞

泰国舞蹈可以分为古典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古典宫廷舞是泰国舞蹈艺术的精华,有整套规范性的舞姿动作和严谨的程式,并且多有固定的乐曲和唱词。

古典宫廷舞的服装大都采用著名的泰丝制成,再配上闪闪发光的金片,帽子为寺庙风格的宝塔形金冠,顶部尖尖凸起,充满宗教气息。表演者赤脚起舞,舞姿轻盈优美,一举一动缓慢而有韵律,动中带静,静中有动,双目传神,富含神韵。

古典宫廷舞中最著名的是孔剧,孔剧专门表演《拉玛坚》的故事。除了男女主角,参加表演的舞者都戴着绚丽多彩的不同面具,根据不同的面具和服装来展示身份,并以程式化的手语和舞姿来表现剧情,如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爱,左掌伸平贴于胸口表示内心的喜悦,双手摩擦颈部表示愤怒,示指指向地面表示凶恶……全部程式舞姿有68式。由于表演动作复杂,要求又严格,演员一般从六七岁就开始在国家艺术学院学习,十年后才能登台演出。

泰国木琴

用于孔剧表演的服装都是手工绣制,并饰有金银线,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极为华丽昂贵。给孔剧伴奏的马何里乐队又称“五件乐”乐队,即指木琴、围锣、笛、鼓、撞铃五种主要伴奏乐器。一位木琴伴奏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登台演出,学习演奏的时候要住在老师的家里,老师通过口传心授,不用乐谱全凭记忆,手把手地教,将演奏技艺传授给学生。孔剧舞台上还有诗歌韵白解说剧情。这些文字优美的诗歌韵白,念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动听。

另一种有名的古典宫廷舞是洛神剧,它是一种融合舞蹈、音乐、唱曲对白等表演形式、有故事情节的舞剧。与孔剧不同,洛神剧的表演自由活泼,演员不用戴面具,可以边道白边舞蹈,表演内容也很广泛,有宫廷轶事、英雄传奇、神话传说等。

◎活泼热烈的民间舞

民间舞蹈受到了大多数泰国人的喜爱。其舞蹈风格多种多样,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曲调大多简洁而欢快。

泰国民间舞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比较著名的有泰国南部的诺拉舞、浪迎舞,中部的兰达舞、长鼓舞、丰收舞,北部的蜡烛舞、长甲舞、花环舞,东北部的竹竿舞、笙舞等。

泰国最具特色、流传最广泛的民间舞蹈是笙舞中的一种民间集体舞“南旺舞”,又称作“圈舞”,常在宋干节或生日、婚礼等重大的节庆日子里表演。因此,配合此舞的乐器都是打击乐器,高昂而热烈。

南旺舞一共有10套基本动作,男女成对共舞,只要场地许可,不限人数。一般由男子主动上前合十致意,邀请女子共舞。男女按节拍对舞,女子双手翻动在前面领舞,并以面颊、上身、手臂向男子做情致委婉状,男子则以双臂拱护女子,在其周围环绕而舞。南旺舞的每套动作各有相应的音乐和歌曲伴奏,比较著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十二月月儿明》等。

传统服饰

能在民族传承中留存下来的文化,定然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泰国传统服装经过几百年的设计与改良,处处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精粹。从某一层面来讲,它与泰国许多著名古建一样,色彩华美、装饰繁复,而且带有十足的神秘感,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

◎传统服装

泰国人的传统服装比较朴素,男子传统服装主要有“帕农”纱笼和“绊尾幔”纱笼两种。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特别简单舒适。绊尾幔是将一块长约3米的布,先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纱笼的下摆较宽,穿着舒适凉爽,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身着传统服饰的泰国女子

泰国女子的传统下装是同纱笼相似的筒裙:将一块长方形布料的两端缝合成宽边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缝合处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在左腰处相叠,将上端塞进左腰处。

这种女式筒裙非常适合泰国的气候,随意一块布料,简简单单就变成一件独具风情的裙子,看上去袅袅婷婷,合体又飘逸。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子喜欢穿制服和西装,大多数场合下身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女子的上衣千变万化,下装喜欢西服裙,裙子长短则随年龄差异和喜好各有不同,裁剪都非常合体。

◎民族服装

泰国民族服装是在泰国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良设计而成,加入现代元素后,既保留了泰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充分展示了泰国服装独有的魅力。

泰国的布匹制作相当精致,每个图案的设计和图案与图案之间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讲究,这也是泰国服饰看起来都很别致而华丽的原因之一。

1979年,时任国防部长的炳·廷素拉暖上将在出访东盟各国后,发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有自己的男式民族服装,于是奏请诗丽吉王后赐予一套普密蓬国王的传统服装以及设计图。泰国男士的“御赐服”遂应运而生,这即是泰国正统的男式民族服装,泰语里叫作“帕叻差他服”,男式裤子仍以西裤为主。

“御赐服”一共有短袖款、长袖束腰款、长袖不束腰款三种样式,均采用泰国产的布料制作。长袖款衣领高3.5~4厘米,前开襟,钮门布宽约3.5厘米,衣领和袖口镶边,有5颗与衣服颜色一致或相近布料做成的圆布扣,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镶边口袋,样式虽然简单却不失英武之气。

为了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体现泰国女子的优雅与端庄,诗丽吉王后规范了传统服饰,确定了9种适合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女子民族服饰。有出席一般场合或非正式典礼、宴会的兰顿服;有出席较隆重的集会、典礼、宗教仪式或正式场合的吉叻达服;有出席隆重晚宴、集会以及王室庆典的阿玛林服;有出席王室庆典或要求佩戴勋章、绶带等隆重活动的布笼皮曼服;还有出席婚礼、晚宴等活动的却克里服、却克里帕服、杜锡服、布拉育服、悉瓦莱服。这些民族服装大都选用“泰丝”制作,质地轻柔色彩艳丽,图案设计也富于变化,制作的服装非常高贵华丽,极具民族特色。

多彩的节日

泰国的节日充满了民族文化特色,庆祝方式也别出心裁。这个国家几乎每个月都有重大节日,比如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宋干节、水灯节;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宗教节日供衣节、佛诞节、万佛节、守夏节;还有与传统农业相关的春耕节、火箭节、赛牛节等。

◎辞旧迎新的宋干节

宋干节是泰国的传统新年,定于每年4月13日至15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这是个全家团聚的节日,泰国人喜欢用泼水狂欢来迎接新年。

泰语的“宋干”一词源于梵语,意为“移动、迁移”,代指开始新的一年。印度古老的天文学认为,太阳沿着黄道十二宫周而复始地运行,在公历3月走完黄道的第十二星座双鱼之后,于公历4月进入黄道的第一星座白羊,宋干节便是走完一周年而更始的意思。

节日的第一天称为“马哈宋干日”,标志过去一年的结束;第二天称为“望闹”;第三天,也就是节日的最后一天称为“望泰龙宋”,标志着新年的来临。节日开始前,很多人从外地返回家乡,开始打扫房舍,并准备献给僧侣入寺祈福的礼物。

泰国的新年庆祝活动

宋干节的庆典活动主要围绕着“洒水”的主题。人们在清晨带着鲜花和斋饭,三五成群到寺院听僧人诵经,僧人们用桃枝蘸水为信众们洒水祝福。接着是虔诚的浴佛仪式,人们用加了香料的清水泼洒在佛像上,将浴佛的圣水收集起来带回去,洒在家人、房屋或是家畜身上,祈求能够趋吉避凶。

到了下午,人们又三五成群地端着水盆或握着水枪,互相泼洒、喷水,并随着飞溅的水花载歌载舞。他们相信水可以冲走所有霉运,即使全身湿透也毫不气恼,现场飘荡着一阵阵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