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吏部铨选过后便要授官了。让张思远头疼地是,晁毅竟然没考上。
他这种人竟然没考上?!他没考上的话是不是还得留在张家学堂教书?
好在铨选一过,制举的诏书便下来了。制举不像铨选那样有固定时间,这是为选拔特殊人才所设的考试。虽是天子下诏,然主持此事的还是中书门下或尚书省,考策官多为中书舍人或吏部侍郎。
考策官评卷后要与辅弼大臣初步商议取舍与及第情况,之后密献天子,再由天子名义昭告天下。
晁毅又去考了制科,之后没令张思远失望,他终于考上了——每日走班忙碌,那便会舍弃张家学堂的营生。他可以走了!
国朝制举中第的举子,没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大多会授从九品的县尉之职,进士登第后授官职再考制举的举子,大多授畿县的县尉。
然而,在今年制举登第却没有官职的举子中,有几位却破格授了从八品的官,这其中,包括晁毅。一个没有出身和官职的举子起家为太原府晋阳县县丞,正八品下,可谓是好事。
尚未过冬至,晁毅便收拾东西准备赴任,这个年便是不能在家过了。临走那日,张思远倒没阻止思夏给他送东西表示庆贺,然而见到晁毅看思夏的眼神时,他心里还是不大舒服。
晁毅也算乖觉,将那两份王右军的字归还给了张思远。
送出去的东西,张思远断没有收回来的道理,权当感谢他教导思夏了。晁毅没再推辞,道了声谢,转身离去。
张思远不打算再给思夏请教书先生了,却没放走那四个女史,只是调她们去了李增身边,毕竟是读过书识过字的,学着记账,免得思夏太辛苦。
朝廷和各地官员调整后,御史台便头疼起来,刘贵妃兄长任京兆府华阴县县丞时收受贿赂高达百万钱。
自古以来,官员受贿屡见不鲜,然而区区县丞收钱高达百万,难免让人震惊。那刘县丞不过是八品官,收这么多钱是要通过贵妃向圣人讨官?
“百万钱哪!你我俸禄才多少?曹相公的俸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