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桑拍了拍手上的灰, 笑着说:“就是这么多啊,这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有效果的。”
即便知道芸娘说的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宋良却没有想到结果如此惊人, 但是看她的样子, 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惊讶。
“今天是晒不成了。”华桑心里已经有了些打算,“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拿出来晒一晒就可以做几套新的被子, 剩下的等到冬天还可以做棉衣。”
“地里的棉柴你就不要砍了,我下次来砍。”生怕自己没有说清楚,她自己又做了,宋良赶紧揽下这个活。
“也行, 等你回来再砍。”宋良下次回来就是两天后,自己这两天刚好可以缝制衣服。
第二天,等到宋良再回到百草堂的时候, 不仅掌柜的,就连那小伙计也热情了起来,“宋哥,你都不知道,你不在这两天,店里来了很多病人,全都是要求找你治病的。”
宋良看了一眼小伙计,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因为药堂里的人包括掌柜的,都看不懂手语,即使宋良比划,他们也不懂,所以宋良在这里一向只是听着,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写下来。
那小伙计叫做张顺,原本只是在百草堂里学习抓药的,只是平时有些嘴碎,人却是不坏的。
看宋良没有什么反应,张顺也不在意,仍然兴奋的说道:“不过掌柜的已经告诉他们,宋哥你今天才会来,估计今天的人会有很多。”
“还有啊,因为咱们药堂可以免费帮人看病,最近来咱们药堂抓药的人可多了,你没看咱们药堂的死对头已经开始学我们了。”
“行了行了,咱们是开药堂的,你以为是做生意的?只要对百姓们有益处,随他们去哪里买药,在这干了这么久,你没有看到门口的对联么?”
掌柜的开药堂是祖上传下来的基业,朝上数上几代的祖先曾是宫里的御医,做到现在,家族中早已没有谁是大夫了,可是悬壶济世的家训从未改变,这四个字至今还悬在药堂的匾上,所以即便请宋良过来免费为百姓治病,也并非是为了吸引百姓过来买药。
听了掌柜的这番话,张顺连忙低头告错。
对门口对联上的字,宋良第一次来卖药的时候就看见了,上面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当时就对这家药堂读了些好感,医者仁心,宋良便决定把药卖给这家药堂,现如今,听到掌柜的这番话,更让宋良对他多了些敬重,这敬重并非因为他是长者,纯粹因为他的品格。
但是事有两面,掌柜的这样做,虽然给那些贫苦大众带来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百姓因为无钱看病而延误了病情,但是无异于是自己陷入众矢之的,这势必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专门靠治病救人为生的大夫或者医馆。
这其中利弊自己都可以看出来,掌柜的不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