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其实也不过是刚坐下罢了。

看着这番盛况,掌柜的既是开心又是烦恼。开心的是客人多了,赚的钱便多了,赚的钱多,他的收入便丰厚了;烦恼的是,客人这般多,他们忙不过来啊。

他拍了拍脑袋,将跟着在酒楼里忙得不可开交的小儿子提出来,让他去东家家里求助,再派几个人过来。

冒着热气的蒸笼一笼一笼被送上餐桌,嫩白的豆沙包子上点了嫣红的一点,十分好看;咸味的包子上褶子整齐,包的十分漂亮。

轻轻咬一口,包子皮有嚼劲,馅料鲜咸美味,肥瘦相间的肉馅、清脆爽口的笋丝、嫩滑的豆腐、浓郁的香菇、甜美的豆沙。

客人们忍不住换着不同馅料的包子都轮着吃了一口,再来一筷子清脆的凉拌豆芽菜,喝一口热乎乎的豆浆,日子不要太美。

豆浆是赠送的,每人一小碗,多了没有。当初云笙主推豆腐,却没有大力宣传豆浆,这让好吃的孙成不能容忍,故而给自家兄长出了主意,只赠送,不买卖。

客人们将自己吃的肚子滚圆,还硬撑着一定要喝掉赠送的豆浆,遗憾自己还没有大吃特吃便已经饱了,然后付了钱,打着饱嗝满足地走了。

香满楼生意大爆!

再说另一边,金大娘虽然头一次因赌气出来做生意,但到底从小耳濡目染,颇有生意头脑。请了金溪村的厨娘后,她让人请了县里的小孩,四处去宣告:“金溪村云三娘手艺,给你无比的美味享受。金玉满堂,期待你的光临。”

宣传效果十分不错,新丰县里的乡邻乍一听,还以为是云三娘亲自去了金玉满头。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请了跟着云三娘学艺的厨娘。这也不错,至少是云三娘亲传的。

一波宣传换一波关注。金大娘仍旧不满足,香满楼也请了新厨娘,孙家四兄弟一向狡诈,光靠这些肯定赢不了他们。团团转了一圈后,她将目光投向了家里的丫鬟仆妇,然后忍不住眼前一亮。

她和金二娘、金三娘商量了一会儿,便给家里长得干净整齐的丫鬟仆妇们定制了统一的服装。那服装白底镶蓝边,上衣下裤,看上去十分干净,活动起来也十分方便。让家里的丫鬟仆妇都穿上新衣后,又给她们梳了统一的发髻,带了相同的头饰。

同时,她承诺她们,只要从她们手里卖出一笼馒头,就给她们一个铜板的提成。

初时不愿抛头露面的丫鬟仆妇们立刻都同意了。

金三娘还不满意,她托关系请了崔县令家的大丫鬟,让其教导金家的丫鬟仆妇们如何走路,如何笑不露齿,如何理智应对刁难的客人,如何忙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