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叟与书生争吵没多久,便有一队小吏排着队,敲着锣来了。
众人纷纷让开道路。
只见其中为首的小吏,取出一张大红色的告示贴在墙上,道:“明府有指使,第一户来县衙签约的人家,给予一金一亩的高价,若是有两天在那官道边的,可要抓紧机会了,明府只给了两天的时间。”
乡邻们哇地一声议论开了。陈叟酸溜溜道:“世家公子不知民间疾苦,为了政绩谎话连篇,简直可怜可笑。”
尽管他不遗余力得污蔑崔博,颠倒是非黑白告诉众人,那是崔博愚弄他们的,仍然挡不住一金一亩的诱惑。
其中有一汉子,父母早逝,仅与阿爷宿在一处茅草屋。他们家离村远,在管道边大约有三亩的良田,一家子人便靠着这三亩田过活。本来他打算,无论如何,都不会卖了这家中仅有的财产。但如今他阿爷生病,需要药材养着。
这简直快要逼死身无分文的他了。
一金一亩的告示出来后,那汉子便豁出去问道:“我若去府衙签字,明府确实能给我一金一亩吗?”也不需要一金一亩,崔县令只要如之前告示上锁写的,给他十贯钱一亩便够了。
小吏笑道:“那是自然。怎的,你家里有良田?”
汉子咬了咬腮帮子,自暴自弃道:“我家有良田,我随你签约去。”
“那行,走啊。”
县衙本就在告示边上,离他们一点都不远。汉子点了几个人,随小吏进府衙了,围在外面的人仍旧没有散去。
一直到了县衙正堂,汉子才发现县衙里专门组建了赔偿款服务台。他一进门,服务台的人便热心道:“你是第一个来签约的,明府定然会给你优待的。”
说着,他问了汉子的籍贯、家中人员以及家中长辈情况。待这点寒暄玩后,他便从一堆资料里找出一张,一看果然与汉子所说地十分吻合。
陪着汉子来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服务台,想知道明府说的一金一亩是否是真的。
小吏顶着这许多人的目光,让人从库中领了三根金条,递给汉子:“你家统共是三亩不到,我便也不为难你,直接将金子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