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单容已在心中打好腹稿,便抬起头,对上长孙无忌饱含深意的目光,侃侃而谈:“笙娘最开始广为人知,是因为那头蛟蛇。世伯想象一下,若是一般人打死了蛟蛇,会如何做?”

长孙无忌便道:“敬献圣人,扬名立万。旁的不说,谋个一官半职定是没有问题的。”

单容点头笑道:“她却利用这蛟蛇的名头,吸引了各处人去瞧热闹,借机推广了金溪村的美食。世伯认为,此一招如何?”

长孙无忌动了动唇,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最终如何?最终是金溪村飞升,云笙仍旧扬名立万,收了两个好弟子,遇上了柴绍,甚至带动了整个新丰的发展,崔博亦借着新丰的政绩成了太原府少尹。

不,她不仅扬名立万,她还得到了一整个县城的尊崇和拥护。但凡是新丰县的人,就没有愿意说她不好的。这等威信,不是睡都能有的。

单容又道:“以蛟蛇引发的后续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因此得利,包括侄儿在内。试问整个大唐,哪个郎君或小娘子,有这般气度和魄力?”

长孙无忌长叹一声:“未曾见到,便是你,亦没有如此心胸。”

单容并不生气,他低头笑了笑,又道:“她营造了一个好的开端,圣人刚登基,亦需要平稳,他们正好两相相合。世伯,懂得顺势而为的人,最终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赵家嫡子拜入云家家学,难道真的是世家向寒门低头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云家家学的先生是范阳卢氏的嫡长子卢康,其余偶尔去讲课的,也都是鸿儒,除了云笙本人和云家学子,整个家学里倒是没有一个寒门。“

他轻描淡写地略过了图书馆里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一起听课、艰难打破壁垒的实情,避重就轻道:“家学里,还是世家做主导的。”

一切就是那么巧合,卢康恰巧要寻出路,赵谦恰巧要投诚,凑在一起就是事实的真相。

“行了,”长孙无忌瞪了单容一眼,“你护着她,我心里知晓。在我面前,就别耍这种小心思了。”

单容紧绷着的心这才放松了。他笑道:“世伯,并非侄儿胡说。世伯不妨想一想,当今未登基之前在被压得最惨的时候,云家家道中落了;圣人登基后,她很快便扬名长安;圣人隐忍备战,她正好弄出了水泥重要军资;三年旱灾,她便种出了土豆世伯不觉得,她的运,与圣人的运,与大唐的运息息相关吗?”

长孙无忌粗粗一想,恍然发现事实确实如此。第二日早朝后,他将此事当做笑话一般讲给了唐太宗听,谁知唐太宗却真的将此话听到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