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泾阳这边,赵涛入了学之后,便去上课了。在图书馆混着的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对此并无感觉。他们所关心的是,图书馆要出学子的作品集了!
这作品集一事也是说来话长。当初云笙曾规定,鼓励学子投稿,若是出色的作品,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策论,她都会放在云家的各个酒楼里展示。被选中作品的作者,既可以免去七日的酒水住宿费,也可以在众人面前录个脸。
这一条,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寒门学子抱着极大的热情,纷纷投稿,掌柜那收钱的柜台都快被雪白的纸片淹没了。云笙将所有的作品都看了,发现里面确实有不少出色的,便都一一挑了出来。
将一些极优秀的作品放在酒店里展示后,云笙发现,她手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剩下。她心中一动,干脆将所有挑选的作品以报纸的形式刊印出来,挂在每个酒楼中,供客人随意观看。
这种形式实在是新颖,许多人在酒楼进进出出,都会拿起一份观看。
这份报纸的纸张偏硬,并且较大,通常都是被折叠了两次之后挂在墙上的。展开报纸,便首先能看到右边最上方的几个大字《泾阳文学报》。随后是这份报纸出现的缘由,编写报纸的时间,之后才是诸位学子的作品。
这一份报纸一出来,才算是令那些学子彻底疯狂了。谁不想能够留下自己的作品,谁不想自己能够名流千古?在酒楼内展示,可能过几日便没有了,用报纸这种形式展出,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作品流传下去。
之后的一段时间,学子们投稿更加疯狂。原先还只有诗词歌赋、书画策论等,第二期的时候关于数学的讨论都出来了。云笙看过几眼,发现这篇投稿还挺言之有物的,便也将其收录在其中了。
这一行为更是鼓励了其他特殊学派的,这一份《泾阳文学报》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出现,又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景。
在这一个月内,这份报纸还是泾阳百姓和学子最津津乐道的东西。
一个月的时间到了,云笙估摸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错,便宣布要将这些作品集成书册,销往各地。她支付了些版权费,向学子们买了版权,随后她在泾阳筹备已久的造纸厂和印刷厂动了起来。
书籍分为典藏版、精装版和普通版。典藏版是要送往皇宫、各个世家和权贵家中的,精装版主要是送给诸位作者的,这普通版,才是用来出售的。
在这一刻,谁都没有预料到,这小小的一份报纸和书籍,将会在大唐引起怎样的风潮。
第270章 、风雨泾阳(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