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遭插曲过去以后,云笙又和宋家酒楼的掌柜和小二聊了一会儿。她也没有甚特定的问题,聊到哪里是哪里,至于如何评断,全在她自己心中。
这般,她便将一十二个豪强的产业都考察了一遍。考察结果有好有坏,但定然都是比不上经过美化的自荐书的。
对此,她也表示理解。之后,她和马周商量了许久,定下了两户人家,一户便是宋家,一户是新起的廖家。
这两户人家相对还没有摸清楚世家规则,没染上些乱七八糟勾心斗角的毛病,都属于说干就干绝对不怂的类型。最要紧的是,这两家手里都有交通运输线,宋家的线路是往北的,而廖家的线路是往南的。
只要有这两家在,以后砖瓦跨道销售便会方便许多。
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泾阳砖瓦厂终于建立起来了。可是没等云笙大展手脚,长安城里又紧急送了一封信过来。
第278章 、风雨泾阳(三十二)
唐太宗在信件里说,希望她能够将砖瓦厂推广到大唐各地。
这与他原先的决定是相反的。
砖瓦的方子,当年是和水泥的方子一起送给圣人的。结果,水泥成立了基金会,轰轰烈烈地被用来修路,砖瓦却无人问津。
她问过父亲,云翼说水泥涉及交通,必须掌握在手里,也必须推广。但砖瓦不是军事必须拼,再加上圣人的重点全在突厥和农业上,腾不出那么多人手来办。
而且砖瓦这东西,目前只有新丰建设时会用到,新丰砖瓦厂的产出完全能够支持新丰县的使用和其他地区的批发,故而圣人将这件事望到了脑后。
只有云笙,还守着当初的约定。
谁也没有想到,她这里重新开了一家砖瓦厂后,圣人那边又想起了砖瓦一事。他与众臣商议以后,觉得砖瓦更适用于民用,和军用关系不大,便又想将砖瓦推广开。
毕竟任何一个帝王,若是能够做到使百姓冬有房屋可御寒,便是一桩值得称赞的大功德了。
云笙和马周面对面而坐,看着小榻上的信件,十分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