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那袋子只有两个巴掌大小,就算里面装满稻子也不过才多少,岐王倒是无所谓粮食的事,只是对她这个举动很是好奇,见她不似开玩笑,岐王应了一声便打算将那袋子收下,想着就这么一点也无所谓,也不打算追究,想着粮食的事就此了结吧。

见岐王一脸不以为意,苏妧这才将袋子打开,将里面的稻种倒了一点在手心里,往前伸了伸,说道:“这些是稻种,王爷请看。”

闻言,岐王往前走了几步凑过去,只见一双白皙的手向上摊着,顺着指尖望去还能看见衣袖中若隐若现的手腕,掌心中数颗金黄的稻种散落着,他微微晃了一下神,很快便回过神来,仔细地盯着那些稻种看了看,初时还没反应,过了一会儿觉出些不同来,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些稻种似乎更大些?”

因着以前行动不便,岐王其实很少出去,在他的印象中,粮食之类的只是账本上中的一个数字,真正亲眼见到的机会其实不多,所以这会儿一时间还没看出什么不同来,幸好,最近他刚主持完税收一事,对这些农事也有了些了解,这才看出了这些稻种的不同。

等看出这些稻种的特别之处后,他精神一振,脸色都严肃了下来,他只在心头一过便知晓这些稻子的好处,比其他稻子大一倍,这意味着同样的土地粮食可能会更多,他正着脸看着苏妧问道:“这些稻子你是怎么来的?”

“是我最近种出来的,我已经试验过了,这种稻子不仅比寻常的稻子结出来的种更大,而且产量更高,亩产能达六百多斤。”苏妧将手上的稻种又倒回袋子里说道。

“六百多斤?”这个数字一出来连岐王都吓了一跳,就算他再不懂农事,也知道我朝粮食最高产量是江南那边的,也不过亩产四百斤,这些年据下面报上来的,他名下封地最高产量也不过三百五十斤,这还是因为那年特别风调雨顺的原因,所以这会儿听见这个数字怎么能不惊讶?

“正是,王爷若是不信,可以前去村里看一看。”苏妧说道。

“本王自然不会怀疑苏姑娘,只是有些惊讶,苏姑娘可知这数字意味着什么?本王在封地已经十年了,这么多年来,本王名下封地粮食平均产量从未超过三百斤,加上这些年年景其实不算好,很多地方甚至要更低,苏姑娘这事一旦公布,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我从未想这么多,我只希望不会再有人因为饿肚子而离开家园甚至失去生命,这稻种我便交于王爷,之前王爷大义减免了三成赋税,我便说过总有一日我会将王爷的粮仓填满,今日我便算履行了诺言。”苏妧将袋子递过去说道。

“若是这事,你根本无需放在心上,不过苏姑娘这稻种本王便接了,本王保证,只要本王能力所及之处都会种上苏姑娘这稻种,以后定然不会再有人因饿肚子而死,苏姑娘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岐王深深看了一眼苏妧说道。

岐王没说的是,除了他自己的封地,其实在他处推广这稻种并不容易,没有亲眼所见,要想完全抛弃之前种惯了的稻种,而去接受一种新的,谁会相信呢?

趁着下次的春种还没开始,岐王让各县将稻种分发了下去,不过因为种子暂时还不多,所以会优先提供给一些贫困村。

拿到种子的官员们是有些懵的,其中行动最快的是谷县令,他听说这是苏妧研究出来的,又有岐王的吩咐,完全没有犹豫地就将这些种子分到长宁村去了,他们县现在就属长宁村最贫困,那些村民听说这是上次来过的那个苏姑娘给他们的种子后,大部分人都没什么犹豫就换了种,上次那位姑娘超神的样子还在他们眼前呢!

大部分县都跟隔壁县梁县令一样对此嗤之以鼻,“简直胡说八道,这世上怎么会有亩产六百斤的稻子,岐王殿下是久病病糊涂了吗?”

梁县令看着上面下来的公文满脸不屑,要不是这是公文,差点他就要直接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