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娘从中挑出了两件,薄厚软硬虽有差,但功能上各有侧重。一件适合罗夫人日常穿戴,另一件则更适合她干农活时防止受伤。
今日李家几人出门的衣裳也十分体面,是昨日过节时穿的衣裳。
李氏身着一身青紫色襦衣,一头乌发梳成一个随云髻,发髻上插着根不粗不细的包金簪子,瞧上去既不寒酸也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富贵。
芸娘发髻虽还是总角,身上却穿着上粉下青的对襟襦裙,虽然她阿娘对她的装扮依然离不开粉色,可同以前的身粉色相比已经好了许多。再加上她现下白了许多,粉色穿上身再也不至于让人不忍直视了。
两人出门之时,李氏便向李阿婆和青竹交代:“我同芸娘去去就回,回来等我做饭,干娘千万莫多走路。”
李阿婆一大早去瞧了腿脚,那老郎中开了汤药又扎了针,果然收费不菲,芸娘给青竹的二十两银子只余了区区几钱。
所幸他还有医德,对煎药、喝药及日常行止都有详细交代,其中有一条便是,服药和扎针期间千万不能多走路,只适当活动活动便可。
青竹同芸娘是一身同样的装扮,瞧着却比芸娘软糯许多。她乖巧道:“阿娘放心和阿姐去吧,有我监督阿婆呢。今早阿姐交给我的银子还剩下一些,如若阿婆肚子饿我就去买东西垫吧垫吧。”
李氏微笑着摸了摸她的发髻,带着礼当同芸娘去了。
两人到了罗家的时辰刚刚好未正,芸娘不过拍了罗家大门,立时就有个粗衣烂衫的下人探头出来。
他认出芸娘此前来过,二话不说就关了大门。
芸娘同李氏在大门前呆立半响,只觉着这罗家处处与他家不同。
门房修在大门里而不是外面;下人穿的不比街上叫花子体面许多;便连来了客,话未说一句就关了大门。
芸娘再伸手拍门,门后很快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紧接着大门打开,门后那人还没露面,他欢喜的声音已经传了出来:“芸妹妹,你又来找我啊!”
又?李氏瞧了芸娘一眼。
芸娘立刻将手伸进门缝,一把将罗玉拽出来,呵呵笑道:“我同阿娘来瞧你阿娘!”
“啊?不是找我啊?”罗玉脆弱的内心又有了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