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罗夫人对他道:“你这话去同你阿爹去说。说的早些,还能将香囊找回来。”

罗玉听罢,想一想过往他阿爹被阿婆训个狗血淋头依旧无济于事、然后对着他黑半月脸的情形,只得收了那路见不平之心。

芸娘听了半晌,不由咋舌:“你阿婆怎地那般……”

她不好意思说罗老夫人坏话,只同情罗玉:“不知哪家女儿日后嫁给你,要被你阿婆拿着‘女诫’教育……”

话未说毕,她自己已打了个冷战,一旁罗夫人神情莫辨,郁郁着回了罗府。

待到了八月底,这年春日得来的蚕卵纷纷孵化,连吃了近两个月的桑叶,秋蚕吐丝结茧,所得蚕丝均粗韧宜人。

恰好罗家有下人会缫丝织布,芸娘从六七百个蚕茧中分出五六十试过,纵横交错的蚕丝织出的绸布透气性强、柔韧度高。紧密织就会太过坚硬,可松松织就,却给了布料松紧带一般的效果,再搭配上适当针法,用来做夏日胸衣及调整型胸衣是极好的材料。

那时罗玉腿脚还未好利索,却十分热心的想跟着她去寻养蚕人,将这蚕种大面积推广下去。

芸娘几次劝阻不得,恰逢快到年底,罗氏夫妇到处去催账、拜访主顾,忙的不可开交,竟无人能约束罗玉。

芸娘只得将他带在骡车上,又想着需要跑腿的人,也便带了石伢一处,往周边乡下而去。

养蚕的人家极好分辨。哪家门前种了桑树,便说明哪家长期养蚕;哪家门前桑树多,便说明哪家养蚕规模大。

芸娘此番所得的蚕卵并不多,便也寻着有三四棵桑树的人家,派了石伢一个个去问,可是有人家愿意养这蚕种,今年付了定金,来年定向收购。

果然便有几家十分有意愿。

芸娘便定了三家,将蚕卵分了三份,由罗玉这位识字多的农人现场写下契书,签约付定金,一气呵成。

到了第二年春蚕下市,蚕农们带着蚕茧送去永芳楼,芸娘又寻了人缫丝织布,真正用这松松散散的绸布做了胸衣出来,果然十分适合夏日,只是在其上绣花却是不行。在美观上,李氏又提出可在胸衣边角缝上小花样,既不影响透气性和可拉扯的弹性,又不显的太过简单。渐渐的这胸衣推广开去,那蚕种也推广开去。

等到了芸娘在胸衣上大面积使用这种绸布时,已是两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