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首先,大周和北梁的国情,与宋辽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北梁不是游牧民族,和大周的风土人情相差无几,天然缺乏你无我有你缺我补的贸易土壤。

北梁从一开始打的就是吞并关北,然后一步步蚕食大周国土的主意,这是开放多少个榷场都改变不了的。

其次,跟辽国相比,北宋强在经济,弱在军事。

而且连年的征战,宋朝百姓哀鸿遍野,当时的情况下,宋辽谁也奈何对方不得,休战是最好的策略。

而大周和北梁的综合国力却是旗鼓相当,根本没有非妥协不可的理由。

尤其北梁狼子野心,习惯了出尔反尔,卷土重来几乎是必然的事。

百姓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假,也不想再为战争所苦。

可苦都已经苦过了,还差这临门一脚吗?

再者,澶渊之盟虽换来了辽宋百多年的和平,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它使宋朝君臣从此忘战去兵,羞言武备奢谈太平,一遇战便屈己讲和。

试想一下,既然钱能解决问题,那还要备战做什么?

敌人挥起屠刀,捧着银子跪下就好。

谁还认真操练?

谁不想咬一口这块温顺的肥肉?

后来“靖康之难”,北宋皇帝后宫大臣一股脑被俘虏,北宋灭亡,谁又敢说跟这一百年苟且换来的太平没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