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

说的好听,还天日昭昭,偏偏誓言两字都是有口无心。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面对异族入侵,大周朝廷不思采取抵御措施,进行危机处理,却想着通过议和花钱消灾,换得和平。

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和平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着眼于一时和平的假象,希图送钱求息事,完全是饮鸩止渴、剜肉补疮,根本无法终止战乱和纷争。

想起那句“倾予朝之物力,结列国之欢心”——可笑,可悲。

也确实可骂。

但当骂的是决策者,是高坐在金銮殿上问何不食肉糜的人。

再看看现在,大家骂的是谁?

是替聂将军收拾乱局,是替关北百姓挡住北梁入侵的人。

季妧愤怒过后,又觉得蹊跷。

议和的事传出来不足为奇,反正瞒也瞒不了多久。

但具体细节和内容也一并流出,这就很是奇怪了。

怎么着也算是一级机密,就算要公布,也不该选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

现在一边倒的舆论风向,全是骂寇长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