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庆嫂絮絮叨叨讲着她的大道理,阿梨并不以为意,也没往心里去。人生本来苦,何必再作茧自缚,更添一桩求不得?能偶尔远远看他一眼,她已知足。

她从衣袖里拿出下午李贽为她做的那杆简陋至极的竹笛,认真吹奏起新学的小调来。笛声幽咽,如泣如诉,虽细节处还不是尽善尽美,却格外动人心弦。

后堂月门处,朱棠望着夜色中明明灭灭的炉火,听着那首别出心裁的小调,秀气的眉毛紧紧皱在一起。那调子简单,却比她精雕细琢又技巧繁复的琵琶曲入耳许多。

那丫头看似蠢笨,倒是挺会取巧的。

--------------------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

第17章 事故

之后,宋教谕来上课时,阿梨没有再被赶出来。但朱棠总是拿十分繁复的指法请教宋宪,阿梨基础差,连最基本的挑弦抹弦都弹得不是很熟练,要跟上她的进度自然不容易。

而且她没有自己的琵琶,上课时还能借用宋教谕的琴,但短短的一个时辰,宋宪还需为朱棠讲解演练,能指点阿梨的时候极为有限。

而散学后,宋宪还要赶往别家教授其他弟子,自然也不能把自己的琴借给阿梨。

庆嫂一咬牙,用自己攒下的私房钱为阿梨买了一把新琴。那琵琶样子不太别致,音色也并不清越,却也花了将近一两银子。

阿梨十分感动,自觉不能辜负庆嫂一片苦心,且将来这银子必是要慢慢攒钱还给她的。因而每日一有空,便坐在屋门口,琢磨着宋教谕课上所授的内容,叮叮咚咚苦练。

因为机会得来不易,阿梨格外珍惜。她向来是能吃苦的,也并不比朱棠笨,几堂课学下来,新学的内容竟然大致也不比朱棠差多少。

朱棠心高气傲,每每听到宋教谕称赞阿梨,心中便如刀绞一般,咬得唇上都生了一排牙印。

因郡守府的选拔迫在眉睫,时间不多,宋宪为她二人分别定了不同的策略。朱棠的基础好,便将重点放在指法琴技的提升上,将一些名曲弹得滚瓜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