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明仪公主拍拍她的手,心想,自小泼辣厉害的王三也有长大的时候。

两人正说着话,璇英就领着一个穿月白长裙的娴雅女子过来了,正是何娴宁。

明仪公主一见她,马上露出温柔的笑意,“你就是荣安姑奶奶的外孙女吗,不愧是生养在姑苏大户人家的,瞧这温温柔柔的模样,一看就是聪敏灵巧的。”

“殿下谬赞了。”何娴宁只听说过明仪公主温柔和善,一点架子都没有,却没想到她真的这么和气,顿时就卸下了防备。

明仪公主携着何娴宁的手,笑道,“叫我表姐就行,让荣安姑奶奶知道我待你这样见外,肯定要不高兴的。”

何娴宁忙道,“怎么会呢,殿下这样和气的人。”

明仪公主瞥她,何娴宁赶紧改口叫了声“表姐”,明仪公主这才高兴起来,带着去认识盛京的娘子们。

这一日后,何娴宁便与明仪公主熟悉起来,时常入宫,连皇后和太子妃都很喜欢她。

沈绮却若有所思,太子妃和明仪公主肯定都知道江星列和她妹妹的事情,却待何娴宁这么客气。

沈绮不明白其中缘由,当下便动笔,给远在青州的沈绵写了封信,托沈瑞寄了过去。

沈瑞见状,也写了封信过去,问沈绵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回盛京。

沈绵此时正在看账本,满满三张纸,上面写着修桥铺路需要的各种材料,还有人工费什么的,这位账房先生是里长从县官身边请来的,年过五旬,瘦巴巴的一个老头,瞧着十分精明,待沈绵客气得甚至有些谄媚。

沈绵看了这些,其实也不大明白,账房老先生笑道,“二娘子可是有哪里不懂?”

沈绵笑道,“老先生写的清楚明白,只是尚未动工,这样的花费是否准确。”

“修桥铺路一事,县里历来都是有定数的,这账目只是初步计算,到底要花费多少,还是要看动工的时候。”账房捋着胡须,笑得和气。

沈绵点头,语气款款地说,“既然有章程,按着来做就是,我是个不知稼穑的女子,只不缺钱,那桥既然要修,就按着最好的修,别是过了三五十年就塌了,这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