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账房一听,一双浑浊的老眼露出精光,道,“二娘子放心,这桥修好了,肯定是百年不倒的,您放心。”

沈绵放下账目,道,“这就是了。”

账房一走,一旁伺候茶水的碧云说道,“娘子,这老头子肯定是看您年纪轻轻又不知事,要算计您呢。”

沈绵皱眉道,“我知道,拿件衣服给我换一下,指望着这人办事,就等着桥塌下来吧,我们沈家的脸往哪里搁,咱们去见里长,我要看看他找来修桥的人可靠不可靠。”

沈绵一向最明白一个道理,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这么大一笔银子,她瞧着还是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肯定有人计划着要算计她的,沈绵心想,绝不能被这些人轻易算计了,她祖父可是在后面等着看好戏呢。

沈绵发愁,但是她总不好事事都盯着,那样矫枉过正也不好。

第107章 尺有所短

沈绵刚要出门,就被沈老爷子拦住了,道,“你如今找过去做什么,你也不懂那些事情。”

沈绵道,“我要是不去问问,万一被骗了怎么办。”

“就你这两下子,被人骗了还要倒贴钱呢。”沈老爷子道。?

“那我该怎么办?”沈绵问他。

“你去给负责修桥与补路的两位工头分别送一坛子好酒过去,跟他们带话,就说买的石料和木料都是最好的,再去打听打听,青州府哪家铺子的信用最好,你就去吩咐采买的人去哪家,银子在你手里,你想提携哪个不行,女孩子家的,怎么好亲自出面去见外男。”沈老爷子说道。

沈绵听得一头雾水,下午坐在屋子里想了半晌,沈老爷子这叫一个后悔,想当初给沈绮和沈瑞启蒙的时候,用的是《春秋》、《左传》,到了小孙女,因着妻子刚刚去世,就常诵读佛经,因此用的佛经启蒙。

这孩子倒是懂事,也明是非,知善恶,只是处事的手段实在拿不出手,这样简单的事情,她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真是让人忧心,这要是进了静国公府,还有活路吗。

沈绵一发愁,干脆提笔给江星列写信倒苦水,她是真正不通庶务的,祖父的指点也不大明白到底是个什么道理,沈绵边写信边叹气,最后写道:不若我还是留在青州算了。

但这句话一写完,她就涂抹去了,这样的话太诛心了,沈绵心想,她这样的话,在江星列看来,肯定是有试探的意思,这样不好,沈绵想,这样的话轻易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