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我不说你也能想明白,早晚的事罢了,日后你经的事多了就容易看得透了。”
“嗯”
这些事情都由姜家两兄弟操心,赵平安自然是不用管。
腊月二十,麦芽糖正式在姜家铺子出售,赵平安给他们建议,让货郎们走街串巷进行兜售传播得更广。
不仅如此,姜二爷觉得麦芽糖最好是改个名儿,这配料本来就简单,一但用了麦芽糖这个名儿就不一样了,太容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
好在他家是开粮店的,原料上并不会引人注意。
因为这糖卖之前得搅一搅,便叫搅搅糖。
于是,在赵平安他们放假的前两日,书院门口忽然涌现了不少挎着货箱的小贩,口中喊着“搅搅糖一文钱一串,又香又甜”开始贩卖搅搅糖。
不少年龄小的学生听着吆喝想着也不贵就会来一串,小贩接了钱,拿两根棍子左右开弓,片刻间,一根搅搅糖新鲜出炉,糖多搅一搅,包了空气就会显得糖更大些。
来买糖的基本上都是书院的学子,小贩们口中夸着“看你长得一脸福相“或是“瞧你日后必能高中“,惹得来买糖的主顾们欢欢喜喜的来欢欢喜喜的走。
小贩们人又客气,说话又好听,孩子们也愿意下次光临。
他们拿着糖必是得拿两根棍子先搅一搅,玩一会儿才吃,或是边吃边玩儿,旁人瞧着稀奇也会问一嘴玩的是什么,无形之中又是一波宣传。
没多久的时间,搅搅糖便在整个县里出了名儿。
临过年,又赶上今年丰收,孩子们手里也有钱,年底年初那段时间,总有货郎走街串巷,村里也是常去的,拿钱买搅搅糖的孩子就更多了。
于是,今年的姜家的陈粮,不但没亏损,反而挣了不少,而做搅搅糖剩下的粮食,则是通通喂了鸡和猪,还让牲畜增了不少肥膘。
赵平安拿着姜家给的十两银子陷入沉思,这还只是一个县城近几日创造的利润。
当然,毕竟过年嘛!和平时肯定是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