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页

他如今做事,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还得考虑三嘉宁郡的老百姓。

稚童要学会行走,他也要学会成长,做官不比在国子监听课,他也不再是从前仗着有人做后盾有人给收拾烂摊子便不顾后果往前冲的少年。

一到这种时候,赵平安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哪还想的起什么生辰不生辰的。

明年再过也不迟。

好在知州不用审案,按他的话说,主要是负责统筹和管理工作,如果按照他上辈子的官级,那就是一个市的市长。

说十五岁的知州,他可能感触不大,但若说十五岁的市长,赵平安怎么想怎么得意。

嘿嘿!算一算,他这重生一遭,也算是风生水起走上人生巅峰了吧!

虽说忙是忙了些,但越到后头他就越觉得顺手,想来这经验也算是累积到位了。

一直到九月中旬,接连忙碌了三个月的赵平安才终于得了些空闲,能好好歇着,但紧接着,西北姜鱼林那边也迎来了棉花丰收的喜讯。

这是棉花开始推广后的第一波收成,在试点的几个地方中,就数西北的收成最好,自然,姜鱼林也得了陛下的赞赏,还登了朝廷的邸报发往各处。

得了消息的赵平安不禁想笑,他鱼林哥这次是借了西北气候的东风!

西北地区的气候本就适合棉花种植,甭管谁去,只要不瞎折腾都是一个结果,要不,西北上辈子也不会成为棉花种植的一大基地。

赵平安手里捏着邸报,支着脑袋坐在太师椅上,乐个不停。

姜鱼林还老说他运气好,他瞅着姜鱼林运气也不差,这一路走来,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走到哪都有贵人相助。

从前有王大人和他师傅照拂,如今连这西北气候也特别关照他……

这也是一种本事,不是吗?